

他們是黃浦區“全民英雄志愿者”工作室的成員,他們秉持有益社會、服務他人的理念,他們做的事情或許微不足道,但再現雷鋒精神。
2月25日周六,“娘舅”項全雄和他的兩個伙伴用眼神完成了又一次線索傳遞:有人像小偷,緊跟到最后。
“必須等到人贓俱獲。”項全雄強調,最重要的是及時報警,畢竟我們不是警察。
他們屬于黃浦區“全民英雄志愿者”工作室,反扒,只是工作的一部分。之所以受到公眾關注,源于工作室一個成員——莫莉,后者在一次行動中挺身而出,被稱為地鐵“反扒女俠”。
眼神交流有時勝過對講機
“娘舅,剛剛從我前面走過去的3個人有點可疑,穿灰衣服的一直盯著人家包看,后面兩個像在掩護。”
“娘舅,我已跟上正在觀察。”
“又發現可疑的,我跟他去地下購物廣場。”
這段對話發生在人民公園“相親角”附近,這天是2月25日周六。
喊“娘舅”的是個面龐消瘦的中年人,穿深色皮夾克,踱著方步四處轉悠。而“娘舅”年過六旬。
“娘舅”的全名叫項全雄,反扒界的“老法師”。當天,他和“皮夾克”以及另一個成員——“圍巾男”,隨身帶著小型對講機,正在“工作”。像這樣的小組還有五六個,全都屬于一個叫黃浦區“全民英雄志愿者”的工作室。
反扒要“一看二跟三動手”
說起黃浦區“全民英雄志愿者”工作室,項全雄直呼“因為巧”。
原本住在盧灣區的項全雄和黃浦區沾不上什么關系,只是他這個“反扒英雄”的名頭太響,黃浦這邊,一直希望能借助他的經驗,為治安管理出謀劃策,此后,盧灣區、黃浦區合并成大黃浦,讓合作變得順理成章。
“‘全民英雄志愿者’這個名字也和我有點關系,”項全雄笑稱,“全雄,全民皆英雄也。”
慢慢地,從項全雄一個到后來有退休民警、聯防隊員、公司白領、普通工人參加,20多人反扒工作室漸漸形成。
項全雄說,反扒不是大喊一聲“抓小偷”,然后追著跑。他點評莫莉,小姑娘發現小偷后,動了腦子,先用iPad拍下證據,等動手了再人贓俱獲。
總結20多年的經驗,“娘舅”認為要“一看、二跟、三動手”。看,看反常情況,看人的眼神和動作;跟,要不聲不響保持距離,同時記下周圍路名;動手,要分場合有分寸,“畢竟我們不是警察,最重要就是及時報警。”
只是工作室一部分“生活”
不過,關于工作室,項全雄還有幾點要澄清。
他拿出一個長方形的“全民英雄志愿者”工作室胸牌說,全民英雄志愿者,是志愿者,而不是反扒隊。
從人數上看,也是如此。目前,志愿者隊伍有70人左右,但不都是反扒的。項全雄只是反扒工作室的“總教頭”,手下有20多個專門反扒的伙伴。
考慮到現在“集團作戰”的小偷,偷盜、掩護、轉移贓物專人負責,工作室拿出對策——3人成眾,小組行動,一個人負責控制小偷,一個人負責保護贓物、證據,還有一個和被害人溝通。
最近,工作室新配了小型對講機,實時溝通,“以前用手機,每月話費兩三百元,接不通,小偷就跑了。”
但是,“娘舅”說,反扒只是工作室“生活”的一部分。如今,在外界看來,這相對刺激的一部分似乎變成了工作室的全部。
其實,志愿者還要學習急救、日常巡街等。
周六晚上,工作室幾個成員聚在一起吃飯,交流巡街情況。吃完,“娘舅”起身,踩著一雙底快被磨平的鞋,對著四周的伙伴說,走吧,做生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