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開展“忠誠、為民、公正、廉潔”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中,瀘州市檢察機關牢固樹立執法為民意識,把完善機制、創新管理作為重要切入點,抓住解決群眾需求,將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踐于行。
第一,完善檢民親近機制,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一是開通“檢務直通車”。全市檢察機關依托派駐檢察室,在全市各城鄉、村社(區)開通了“檢務直通車”。二是開辟“綠色快捷通道”。通過互聯網門戶網站、微博、檢務公告欄等方式,及時宣傳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知識,搭建便民服務新平臺。三是完善“大調解”工作體系。通過開展法制宣傳、巡回接訪、聘請檢察聯絡員等措施,深入推進檢調對接,維護群眾合法利益。
第二,完善幫扶機制,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會管理。一是關愛未成年人,把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社區矯正、犯罪預防等納入社會管理體系。比如,有的區檢察院成立了集審查批捕、審查起訴、訴訟監督、犯罪預防四項職能于一體的未成年人檢察科,并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活動,有效預防、減少未成年人犯罪。二是加強社區矯正監督。實踐中,有很多積極的探索,如,與企業簽訂檢企共建協議,在協調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困難的同時,鼓勵園區企業接納社區矯正人員就業,重新融入社會。三是開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市檢察院制定《關于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實施辦法》,對遭受犯罪行為侵害,不能或不能及時獲得有效賠償,導致生活或醫療救治陷入嚴重困境的刑事被害人及其近親屬給予適當資助。
第三,建立協調工作機制,切實維護基層社會和諧穩定。一是建立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機制。市檢察院與市政府法制辦、市公安局、市監察局等22個單位會簽《瀘州市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實施細則》,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工作,著力加強對執法不嚴、司法不公等問題的監督,努力形成促進社會管理的合力。二是建立跨省檢察協作機制。如,建立了跨省檢察協作聯絡機制,在刑罰執行監督、跨區域職務犯罪聯合懲治等方面開展協作。三是強化檢察建議運用。將檢察建議作為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手段,針對執法辦案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向相關部門提出加強管理、預防犯罪的對策建議,促進解決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作者為四川省瀘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