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林甸縣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葛少禹
近年來,黑龍江省林甸縣檢察院持續推進“人工智能+檢察”與信息化結合的辦案模式,著力解決新時期司法辦案中不斷出現的新需求,通過自主研發遠程提換具結一體化系統、電子卷宗應用系統、出庭示證一體化系統、“取保候審云監督”APP等智能輔助辦案軟件,實現信息化辦案閉環,切實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到檢察實踐中。
打破空間壁壘認罪認罰實現遠程三方會簽
在信息化創新服務于辦案的工作理念指導下,我院研發的遠程提換具結一體化系統具有全線上遠程辦理功能,可完成全業務流程在線辦理和網上流轉。特別是在疫情期間,重點解決檢察辦案告知難、提訊難、捺印難等現實問題,助力實現疫情防控和司法質效提升“雙勝利”。目前,該系統已在黑龍江省186個檢察院、85個看守所全面建成投用。
2021年4月,遠程提換具結一體化系統與檢察業務應用系統2.0成功對接,實現系統用戶、案件基本信息、文書等數據的同步共享,辦理完成提換業務后的電子文書可以一鍵回傳至檢察業務應用系統2.0,大幅度提高工作質效。
為適應認罪認罰案件辦理需要,我院信息化團隊還結合本地工作實際,在遠程提換具結一體化系統上創新具結書功能,成功研發認罪認罰模塊。檢察官、犯罪嫌疑人、律師三方按法律程序即可在模塊上進行遠程異地三方電子具結會簽,打破空間壁壘、消除距離障礙,有效提高認罪認罰辦案質效。系統使用以來,累計遠程提訊400余人次,遠程換押180余次,遠程告知300余人次,遠程具結180余人次。
辦案新需求拓展辦案軟件綜合效能
為進一步強化信息技術與檢察工作深度融合,我院研發電子卷宗應用系統,成功實現多人同時交互式電子閱卷,通過使用電子標簽和電子標注,保證了辦案人查閱電子卷宗的連續性。該系統可應用于召開網上聯席會和檢委會,參會人員可以在不同時段對案件線上發表意見,結束會議前,彼此看不到發表的意見,保證線上會議的真實性,目前累計召開線上會議54次。同時,該系統可以形成電子檢察副卷,下載后可直接與黑龍江省檢察院案件質量評查輔助系統對接上傳數據,實現自主研發軟件與辦案平臺的無縫銜接。
此外,我院還研發了出庭示證一體化系統,在庭前、庭中、庭后三個階段開展信息化質證。出庭前對證據材料有序高效地編輯和生成,減輕檢察官工作強度;庭審中智能靈活的示(質)證過程保障公訴質效;庭審后安全、規范存檔,也可后續進行證據材料補充。我院辦理的一起案件有93本卷宗,整理出942頁電子示證材料,庭審中通過系統充分展示出各類證據,對重要內容進行了標注、放大顯示,使被告人、法官、辯護人、旁聽人員直觀了解到案件證據情況,比傳統示證方式估算節省時間30小時。
“云監督”破解取保候審監管難、協作難、執行難
為打破取保候審監管難、協作難、執行難困局,我院聯合林甸縣公安局和第三方軟件公司研發“取保候審云監督” App軟件。自9月3日上線試運行以來,共有22件案件30人通過該軟件進行“云監督”。
該App具有簡便、實用、精準、高效的特點,除24小時實時監管的基本功能外,還兼具在線辦案、云視頻、人臉識別、地理信息精確定位等輔助功能。被取保候審人員在手機端安裝應用后,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可通過電腦端、手機端實現對被取保候審人員的“云監督”。App會自動記錄被取保候審人員的打卡情況,便于辦案干警了解被取保候審人員的動態。一旦被取保候審人員出現未按時打卡、超出管理范圍等脫離管理的情況,相關辦案干警、執行干警及擔保人均會收到提醒信息。相關人員可通過遠程視頻呼叫及時聯系到被取保候審人員,了解其當前情況,可最大限度解決取保候審嫌疑人失控、脫管問題,為科學管理、防范被取保候審嫌疑人重新犯罪提供實時數據和處理依據。
下一步,林甸縣檢察院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充分發揮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以檢察業務需求為準繩,以信息化創新為支點,通過“人工智能+檢察”辦案模式,全面推進各項檢察工作提質增效。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