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專利法修正案草案明確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應當包括權利人維權的成本。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表示,從專利保護工作實踐來看,如果專利人維權的成本得不到賠償,就不能彌補權利人因侵權所受到的損失。修正案草案的這一規定,將更有效地保護專利權人的合理利益。
根據草案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同時,為打擊專利違法行為,草案將假冒他人專利的罰款數額從違法所得的3倍提高到4倍;沒有違法所得的,將罰款數額從5萬元提高到20萬元,并將冒充專利行為的罰款數額從5萬元提高到20萬元。
此外,為提高司法保護的效率,草案還規定:在訴訟活動中,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1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賠償。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