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新媒體手段尤其是短視頻講好法治故事,是檢察新聞宣傳研究的熱點課題。8月12日至17日,檢察日報社第17期檢察新媒體研修班在山東省威海市舉行,全國各地的檢察新媒體骨干小編匯聚一堂,共同探索“如何通過短視頻講好中國法治故事和檢察故事”。

來自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00余名學員在5天時間里圍繞檢察故事的創新性表達與傳播、融媒時代短視頻及微短劇發展趨勢解析、政法新媒體策劃的系統思維、檢察新媒體內容特征及實操、政法類短視頻傳播中的法治素養等,研習如何通過新媒體技術及短視頻形式增強敘事能力,講好檢察故事,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本次研修班特別邀請最高檢新聞辦相關負責人,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央視頻、騰訊新聞的多位學界大咖、業內專家,以及檢察日報社優秀新媒體采編一線人員進行授課。培訓內容豐富精彩,不僅涉及融合創新下視頻節目的蛻變,也有微短劇賽道的前沿探討,同時還有來自江蘇、山東、福建等地基層檢察院短視頻傳播優秀賬號的“達人經驗分享”等。

在培訓班上,最高檢新聞辦公室網絡宣傳監管處副處長劉曉雯結合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講解提升檢察網絡內容建設和管理效能的實際舉措,提出要把握檢察網絡宣傳的核心要義,創新全媒體傳播方式,提高網絡作品的立意、質量和運營能力,推動實現破圈層傳播,讓人民群眾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義。
“基層院的短視頻怎么做才能圈更多的粉?”中國社會科學院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冷淞深入分析了融媒時代下傳播鏈條的變革,提出短視頻內容要適應融媒時代特點,轉變主持人的角色與語態,創作具有人格化、場景化特征的短視頻,滿足泛知識、泛文化需求,利用MCN模式提升內容的傳播價值。
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典籍里的中國》總導演、總編劇左興以其豐富的行業經驗,分享了如何拓展現實題材,創新敘事手法,以“小故事”展現“大時代”,以“小切口”展現“大主題”;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陰衛芝則指出法治類短視頻在法治文化傳播中的重要性,并表示基層檢察院的新媒體工作者作為法治傳播的關鍵實踐者,不僅要傳播法律知識,更要培養公眾的法治情感、精神和信仰。
“此次培訓邀請的行業大咖,讓我們基層院的干警也領略了融媒時代發展的一線風景!眮碜约质⊙舆叧r族自治州檢察院的學員潘莎莎表示,諸位大咖對前沿動態的分享,使她對于檢察故事的創意策劃、創新性表達、創新性傳播有了新的認識和啟發。
“培訓中關于內容創作的課程讓我受益匪淺。”來自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檢察院的學員劉先麗表示,“無論是引人入勝的文案創作,別出心裁的劇情設計,還是富有創意的視頻剪輯,都需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獨特的創意,但也都必須要有內容,要立足于檢察工作實際。”
“檢察短視頻不僅僅是傳播信息的工具,更是連接人民群眾與檢察機關的橋梁!眮碜约质z察院的學員黃錦表示,通過系統性課程的學習,對于檢察新媒體傳播的理解和認知更為深刻。
來自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檢察院的學員王紅雨則表示,專家大v們深入淺出的課程內容,非常貼近當前基層檢察新媒體發展的需求,通過培訓開拓了“跳出檢察看檢察宣傳、干檢察宣傳”的思路視野,收獲滿滿。
學員們不僅在課堂上學理論、學案例,更在線下進行實操演練。來自黑龍江沿江檢察院的趙建功在課后組建直播小組,開啟“檢察官視頻普法直播”現場實踐,不僅在線上吸粉,線下也吸引了一批學員探訪圍觀。

陜西省檢察院西安鐵路運輸分院的高欣雨是這“圍觀”中的一員,“課后還可以與各位檢察新媒體戰線上的戰友一起交流,觀摩實戰演練,很能開拓視野!
5天的培訓內容密集而豐富,課程結束后,每一位參與的學員都帶著滿滿的收獲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他們不僅掌握了新媒體時代下傳播法治故事的新技能,也對用短視頻講好法治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們紛紛表示,將把在研修班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檢察宣傳的實踐中去,創作出更多有深度、有溫度、有影響力的法治故事,讓檢察好聲音傳得更遠、更廣。



檢察新媒體研修班由正義網絡傳媒主辦,自2014年起開班。該研修班旨在更有針對性地幫助檢察機關新媒體運維人員更新理念、提高新媒體技術應用能力和內容采編水平,進一步提高各級檢察機關宣傳人員的媒介素養,同時也是為檢察宣傳工作人員提供一個檢察新媒體領域的溝通交流平臺。
作者:楊柳 張庚磊
視頻:正視工作室 路紀臣 馬真
攝影:翟焜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