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檢察官高永飛獲綿陽市十大青年雷鋒志愿者。趙銀熙/攝
志愿者的一份份愛心,化作跳躍的音符,成為留守兒童口中歡快的歌曲;志愿者的每一次堅持,化作甜美的笑容,停留在孤寡老人幸福的臉上;志愿者是當代的雷鋒,他們的微笑是文明城市最靚麗的名片,年輕的共產黨員高永飛,就是這樣一名志愿者。
“因感激困境中被扶助的那份溫暖,希望用這份溫暖去照亮更多的人,用點點滴滴的實際行動去傳遞這份愛。因感恩而責任,因責任而擔當……”今年5月4日,榮獲“綿陽市十大青年雷鋒志愿者”殊榮的北川縣檢察院干警高永飛如是說。
一個年輕的志愿者
1984年出生的高永飛是河北宣化人,2003年就讀于四川理工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的高永飛,上大學二年級時就入了黨,歷任學院學生會勤工助學部部長、院學生工作辦公室助理、學生黨支部副書記、“關愛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隊隊長。
2007年大學畢業(yè)后,高永飛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選擇了西部計劃,到邊遠山區(qū)四川邛崍的一個鄉(xiāng)政府做了一名青年志愿者,默默支援西部基層建設。
志愿者的工作是瑣碎而清貧的。學化工專業(yè)的高永飛,被安排在鄉(xiāng)政府經濟發(fā)展辦公室,負責招商引資等項日常工作。每月600元的志愿者生活補助是他的經濟支撐,寂寞而清貧的生活不僅沒有讓他退縮,反而堅定了他的人生追求:扎根西部。
抗震救災感動了他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第三天,正在辦公室焦急地關注著災區(qū)救援動向的高永飛,接到了四川團省委的電話,要從在川服務的西部計劃志愿者中抽調十幾人組成一個志愿者分隊,開赴災區(qū)。
當時余震不斷,前方的情形不明,這一行動危險系數很高,團省委特別說明,報名參加志愿服務,必須通知家里。高永飛當即報名,只是想到要給媽媽打電話,他猶豫了。他知道,自己是遠在河北張家口老家媽媽的心頭肉,媽媽會理解支持自己嗎?沒想到,電話中媽媽只是沉默了許久,最終理解了兒子的選擇。然后媽媽就一個勁兒地囑咐他千萬注意安全。
當天,到達災區(qū)的高永飛被分到綿陽九洲體育館,幫助維持受災群眾安置點的生活秩序、穩(wěn)定受災群眾情緒、為休克的受災群眾呼叫醫(yī)療服務。體育館的受災群眾幾天內就由2萬增至4萬,志愿者的工作也變得異常忙碌,高永飛的心里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實。
在災區(qū)的日子里,高永飛感受到自己周圍充溢著的暖暖的愛的氛圍,他不斷地被一種情感撞擊著,那就是感動。短短的10余天,可能只是高永飛青春生命里短暫的一瞬,但他的心理收獲卻是巨大的。在高永飛看來,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受助者那真誠的謝意卻讓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價值得到了充分展現,那一刻的幸福和滿足無可比擬。
選擇北川服務西部
懷著服務災后重建的愿望,高永飛選擇了留在受災最重的綿陽市北川縣工作。他簽約北川縣檢察院,他說,與一座城市共同成長的經歷就是他最好的人生追求。
2008年7月,西部計劃服務期滿的高永飛,看到政法改革試點班招生的公告后,覺得機遇真的垂青自己,可以轉行自己喜歡的法律,還可以留在西部,服務西部。于是在2008年11月,高永飛報名就讀于中國政法大學全國政法干警招錄培養(yǎng)體制改革第二學士學位試點班。
2009年10月,高永飛得知單位災后重建任務繁重,干警力量匱乏等情況后,主動向學校申請,以志愿者身份回到北川工作4個多月,面對擁擠的臨時辦公室和條件簡陋、潮濕的生活板房,他毫無怨言,不怕苦累,克服濕疹等病痛的折磨,兢兢業(yè)業(yè),忘我工作。
2010年7月,高永飛從中國政法大學畢業(yè)后,正式到北川縣檢察院工作。在干好公訴科業(yè)務工作的同時,高永飛又利用業(yè)余時間刻苦復習,最終以393分的成績一次性通過國家司法考試。
愛心奉獻熱情依然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檢察官,高永飛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志愿服務熱情依舊不減。他踴躍參加共青團北川縣委等單位組織開展的新縣城管理、普法宣傳、義務植樹等重大活動,同時還依托中國文明網、和諧中國網等開展網絡文明志愿服務。
志愿服務是高永飛心中永遠的烙印。自2003年9月赴川上大學以來,他先后參加過“關愛留守、西部計劃、抗震救災、災后重建”等志愿服務活動累計300余天,為受災群眾、留守學生等捐款捐物合計12000余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高永飛先后榮獲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獎章”“全國百名‘和諧使者’”、四川省“優(yōu)秀抗震救災志愿者”“河北省優(yōu)秀青年志愿者”等榮譽。他的先進事跡,也先后被人民網、《法制日報》《檢察日報》《綿陽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