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網海口11月15日電(記者李軒甫)11月13日,海南省檢察院向社會發布2019年1月至10月全省各項檢察院業務數據,顯示該省“四大檢察”提質增效取得了長足進步,全省各級檢察機關牢牢把握法律監督主責主業,推動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2019年以來,海南檢察機關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按照改革創新、勇創一流,寬嚴相濟、公正高效,忠誠擔當、廉潔奉公的“三大理念”,聚焦法律監督職責,改革創新、勇創一流,為建設美好新海南、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提供優質高效的司法保障。
做優刑事檢察業務
1月至10月,海南檢察機關共批準和決定逮捕各類犯罪嫌疑人10108人,同比上升25.5%,不批準和不予決定逮捕2229人,同比上升13.7%,不捕率為18.1%。共辦結審查起訴刑事案件14475人,占需要辦理人數的82.4%。其中,提起公訴11356人,同比上升5.6%,不起訴1132人(含附條件不起訴考驗期滿后不起訴),同比上升8.5%,不起訴率為9.1%。
對未成年人犯罪,共批準逮捕534人,同比上升11%,不批準逮捕241人,同比上升60.7%;不捕率為31.1%,比總體刑事犯罪不捕率高13個百分點。提起公訴519人,同比下降5.1%,不起訴184人,同比下降4.2%,不起訴率為26.2%,比總體刑事犯罪不訴率高17.1個百分點。同期,對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批準逮捕577人,提起公訴849人,同比分別上升34.2%、54.1%。
對刑事執行監督提出糾正意見1077件。其中,對犯罪嫌疑人羈押必要性提出建議645人,同比上升10.4%;對超期羈押書面提出糾正5人,同比上升66.7%;對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不當,書面提出糾正295人,同比上升17.1%;對刑罰監管活動違法,書面提出糾正71人,同比上升22.4%;對監外執行活動履職不當,書面提出糾正40人,同比下降7%;對財產刑執行不當,書面提出糾正21件,同比上升2.5倍。對司法人員涉嫌職務犯罪立案偵查13人,起訴6人。
在不批準和不予決定逮捕案件中,因證據不足不捕1047人,同比上升22.2%,占不捕總人數的47%;不構成犯罪不捕176人,同比下降1.1%,占7.9%;無社會危險性不捕956人,同比上升5.9%,占4.3%。
同期,在不起訴案件中,因證據不足不起訴案件占比相應下降。1月至10月,因證據不足不起訴227人,同比下降3.8%,占不訴總人數的21.2%;法定不起訴40人,同比下降13%,占不訴總人數的3.7%;情節輕微不起訴802人,同比上升14.6%,占不訴總人數的75%。
做強民事檢察業務
1月至10月,海南檢察機關對民事判決、裁定、調解共提出抗訴22件,同比上升83.3%,占審結數的4.3%,法院裁定再審22件,占同期提出抗訴數的100%;提出再審檢察建議1件,法院裁定再審1件。
對民事審判活動進行監督,提出檢察建議32件,同比上升2.6倍,法院采納檢察建議31件。對民事執行活動進行監督,提出檢察建議30件,同比上升30.4%,法院采納檢察建議27件。
做實行政檢察業務
1月至10月,全省檢察機關共受理對行政判決、裁定、調解監督案件91件,同比上升1.8倍,審結89件,同比上升2.7倍。其中提出再審檢察建議2件,均被法院采納。
受理對行政審判活動監督案件4件,同比上升3倍,已全部審結。其中提出檢察建議3件,法院采納3件。受理對行政執行活動監督案件38件,同比上升4.4倍,審結33件,同比上升4.5倍。其中提出檢察建議28件,同比上升4.6倍,法院采納檢察建議16件,同比上升2.2倍,占同期提出數的57.1%。
做好公益訴訟檢察業務
1月至10月,全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立案922件,同比上升1.4倍。采取訴前程序848件,同比上升2.5倍,其中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727件,占85.7%;食品藥品安全領域71件,占8.4%;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7件,占0.8%;國有財產保護領域4件,占0.5%;英雄烈士名譽榮譽保護領域1件,占0.1%。提起公益訴訟3件。
通過辦案共收回被損毀國有林地223.286畝;收回各級集體林地中生態公益林68.35畝;督促地方政府完成林地清收還林任務960畝;挽回、復墾被非法改變用途和占用的耕地252.237畝;督促治理、恢復被污染水源地面積110924.7畝,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的河道2.45公里,清理被污染水域面積12.074畝。保護被污染土壤18.2畝,督促清除處理違法堆放的各類生活垃圾358.3噸,督促回收和清理生產類固體廢物40噸。督促查處銷售假冒偽劣食品8公斤,價值1萬元。督促查處銷售假藥和走私藥品3種。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