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網海口3月23日電(記者李軒甫 通訊員陳丹萍)“通過‘海口市12345+河長共治監控平臺’,我們收到市民舉報,海口市某音樂廣場附近海域長期有船舶向近海傾倒建筑垃圾。”3月21日,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檢察院派駐永興檢察室干警介紹道。
據悉,海口市秀英區檢察院在調查過程中,及時用無人機取證固定了證據。無人機拍攝畫面顯示:在海口恒大美麗沙半島別墅區內海岸的一臨時碼頭,不斷有渣土車將工地內黑色淤泥和建筑垃圾運送并倒入一艘無標識的大型貨輪,再由大型貨輪轉運到小型貨輪,小型貨輪滿倉后向北行駛至1海里左右后,直接將垃圾倒入海中,隨即返航。有三艘小型貨輪按這種方式輪流循環作業。
經查,向海中傾倒垃圾的海南中匯疏浚工程有限公司向海口市海洋與漁業局申請臨時停靠泊位,轉運沙土,而海口市海洋與漁業局未能認真調查發現制止其違法行為,造成的海上污染等侵害后果未治理、修復。
對此,海口市秀英區檢察院及時報告,海南省檢察院檢察長路志強批示并親自指導辦理此案,很快由海口市檢察院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目前,海口市海洋與漁業局已對海南中匯疏浚公司涉嫌非法傾廢進行立案調查,并已拆除了臨時停靠泊位。
這是海南檢察機關辦理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的一個縮影。
為進一步鞏固海洋生態保護成果,海南省檢察院部署決定,從今年2月起,海南檢察一分院、二分院、海口、三亞、三沙和沿海各市縣基層檢察院開展為期一年的“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充分發揮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職能,督促有關行政機關依法履職,保護和改善海洋生態環境。據介紹,此次為期一年的“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全省沿海各檢察院將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圍繞入海排污口設置不規范、陸源污染防治力度不夠、海上污染防控措施執行不到位、海洋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相對滯后、海洋環境監督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等五個方面重點問題開展工作.
期間,全省沿海各檢察院將綜合利用“兩法”銜接平臺、12309檢察服務平臺、新聞媒體等獲取信息,針對重點問題赴實地調查,深入摸排案件線索。加強與相關行政機關的深度合作和內設機構的溝通聯系,建立常態化公益訴訟線索移送機制,拓寬線索來源渠道。通過前期的摸排,對符合立案條件的線索予以立案,在充分掌握違法事實的基礎上,嚴格履行訴前程序。對于破壞海洋生態環境,侵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在行政機關仍沒有依法履行職責或社會組織沒有起訴的情況下,檢察機關將依法提起公益訴訟。通過專項活動的開展,與當地行政機關充分溝通,研究形成防治長效機制,實現推動涉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業化發展的目標。
“海南依海而立,是全國管轄海域面積最大的省份,保護海洋環境是檢察機關義不容辭的責任。2018年,我們在全省增設了13個海洋檢察室,對涉海領域實現檢察監督全覆蓋,努力筑起“檢察藍”守護“海洋藍”的司法護盾。”海南省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處負責人表示,這次專項監督活動,會采取更多積極有效的辦案方式,通過訴前圓桌會議等形式,充分調動相關部門和組織共同參與。借助“外腦”,邀請海洋方面的專家學者、有法律背景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參與監督和辦案,共同出謀劃策,提升監督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