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網西安5月26日電(記者 岳紅革)陜西省西安市檢察院繼2016年推出服務非公經濟發展20條具體舉措后,日前,又出臺了《關于依法保障和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稱《發展意見》),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創造優良環境,提供精微服務。
《發展意見》從轉變執法理念、營造法治營商環境、創新工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四個方面制定了服務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了“工作方程式”,要求全市檢察機關牢固樹立“跳出城墻看西安、跳出檢察看全局”理念;在加強司法保護上堅持“三個平等”,在攺進執法方式上堅持“三個并重”“三個嚴格”“四個慎重”,在把握法律政策上堅持“七個嚴格區分”,在執行刑事政策上堅持“寬嚴相濟”,在執法服務效果上彰顯公正廉潔司法與理性平和文明規范司法并重的要求。
《發展意見》要求從訴訟地位和訴訟權利平等、法律適用和法律責任平等、法律保護和法律服務平等三個維度上更加重視平等保護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外資企業、混合制企業的合法權益:在選擇辦案時機時應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幫助涉案民企做好生產經濟銜接工作;對于法律政策規定不明的,注意聽取行業主管、監管部門的意見,避免把一般違法違紀、工作失誤甚至改革創新視為犯罪;加大對民營企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深入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工作,加大對反復侵犯、惡意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依法懲治侵犯民營企業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商業秘密等犯罪,加強對民營企業的品牌商譽保護。
《發展意見》還提出落實辦理民營企業案件備案審查和請示報告制度,對于辦案中發現的體系性、政策性、策略性問題,及時向市委提出相關匯報建議;通過類案系統調研與個案精準剖析,深入企業定期開展法治宣傳和警示教育,向有關民營經濟組織發出檢察建議,幫助企業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提高經濟管理的法治化水平;進一步探索規范行賄犯罪檔案查詢應用制度,規范市場準入行為,促進完善民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