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網鞍山6月8日電(見習記者王極 通訊員姚曉濱)“我們今后一定提高反詐意識,再也不貪圖便宜了!”近日,遼寧省海城市的一些被騙老人拿回自己錢款后表示。被告人王某以多種手段吸引老年人參與“投資”,涉案金額達人民幣237萬余元,涉案被害老年人共有428名。2022年1月,海城市檢察院以涉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對王某提起公訴。
據海城市檢察院經審查查明,王某受聘擔任某養老產業海城分公司經理期間,于2021年7月至8月間,招聘多名業務員在海城市公園、廣場、小區等場所發放傳單,先以免費旅游、泡溫泉、發雞蛋等手段為誘餌帶領老年群體開展旅游活動。經了解,此案中分公司以王某為負責人,下分幾個團隊,每個團隊均有團隊長負責,團隊中包含若干業務員。
活動途中,業務員則對老人們悉心照顧、細致陪伴,從而拿出宣傳單向老人們展示公司的旅游產品,以每月高額返利為由吸引其投資成為會員。交1000元成為體驗會員,每周返85元,共返13周,贈送溫泉10次及米面油雞蛋大禮包;交1萬元成為正式會員,每月返1866元,連續返6個月……許多參與活動的老年人都被高額返利所吸引,紛紛進行“投資”,更有些老年人則會將這個“投資”項目自發宣傳,吸引身邊更多的老年人參與其中。據一名受害老人口述,她經親戚介紹了解了這個公司的投資項目后認為十分輕松就可以返錢且回報利息高,便投資充值了3萬元。在公司開具收據后,首先獎勵了她900元充值抵扣費用和666元的返利紅包,但在此后1個月內其他曾經兌現的分紅和禮品均沒有得到。據統計,此案共計非法吸引428名老年人,公眾資金高達237.3萬元。
在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中,海城市檢察院依托“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拓展案件線索來源,引導案件偵查取證,全力追贓挽損。此案涉及人數多、數額大,承辦檢察官向犯罪嫌疑人講解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并督促犯罪嫌疑人和其親屬將涉案款本金全部追回返還至老年人手中。審查起訴階段,承辦檢察官仔細審查卷宗證據材料后,為確保返還清單的真實性,還隨機抽樣復核了部分被害人的錢款返還數目。此外,檢察機關在審查中發現公安機關對被害人的認定可能存在遺漏,以調取證據材料通知書的方式督促進一步核實,最終將原先認定的385人確認為428人。
在案件辦理過程中,海城市檢察院發現該案中涉案企業還存在違法經營行為,遂于2022年5月27日向海城市市場監督局發出檢察建議書,建議相關職能部門加強對市場主體的監管,督促其做好行政與司法高效銜接,對涉嫌犯罪的線索及時移交至有管轄權的機關。
小檢說法:
“免費午餐”雖誘人,但付出的代價也十分慘痛,老年群體應時刻提高反詐意識,以免受騙上當。市場監管部門應日常加強對市場主體的監管意識,依法查處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相關部門在為養老類企業辦理注冊登記的過程中,應重點關注企業經營范圍與實際經營行為是否相符;對轄區內登記成立的養老類企業應定期排查,重點打擊冒用“養老”名義從事違法行為的現象,定期檢查是否有超范圍經營以及可能侵害老年人利益的情況,進一步規范相關市場主體行為。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