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5期:公款真是個好東西? |
|
貪官家屬被公訴具有標本意義
近日,一審被判死緩的重慶市渝中區原副區長王政的妻子、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原副部長、市歸國華僑聯合會原主席、黨組書記羅靜虹,昨日被公訴機關指控受賄、隱瞞犯罪所得,在重慶市五中院受審。 官員何以像學生一樣被要求怎么開會 這是一條讓人哭笑不得的消息。一方面,它切中時弊,直擊當下的會風問題;另一方面,又讓人難免生出感慨:不得在會場吸煙、不得交頭接耳、不得打瞌睡……這怎么看怎么像是中小學老師在維護班級課堂秩序,但通知的對象卻是一群大人——有資格參加省里重要會議的干部,一群被視為精英的人物。
可見,權能生錢,錢能生色,權力一旦與金錢,金錢一旦與女色和伍,其禍莫大焉。所以,我認為,于國華被“雙開”的可悲下場,真的要讓在任的官員長記性了。石榴裙下有陷阱,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多自重、自省、自警,不要因為迷戀“美色”而栽跟頭,毀掉自己的前程和家人的幸福。
回望十六大以來沉甸甸的反腐倡廉成果,我們定然會有淡淡的欣喜,但卻不免對反腐前景有些許的憂慮,因為“消極腐敗現象仍然比較嚴重,反腐倡廉形勢仍然嚴峻”,總書記也提醒全黨要“充分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
公款真是個好東西?
我的人生與公款密切相關。我擔任局長職務,主要工作就是批條子、選干部。選干部、批條子,自然少不了公款吃喝,而且一個人權力的大小,往往也與其花公款的多少成正比。
這位被許多干部評價為“口才好能力高”的縣長,不僅“生財有道”,還與其他一些得錢便揮霍的貪官有別,熱衷于把貪賄得來的錢進行“投資”。他開科技公司、借錢給人承包水泥廠、開美容院,在“生意”場上可說是“四面開花”,但結果卻大多以賠錢而告終。 看看都是誰開會抽煙打電話打瞌睡? 看到廣東省這極具“特色”的治理會風,著實令人有點莫名其妙。雖然同是整治會風,但與國務院辦公廳“會議瘦身”相比較,它儼然是以建立基本規范為目標,其中多少有點同曲不同調“二重奏”的味道。 順著縣長,也要查查煤老板 煤老板為什么給縣長行賄?報道中沒有提到,但是按照過往的情形,不外乎有以下幾種可能:不具備符合發放有關證件條件的,讓縣長跟有關部門打個招呼;上面來人檢查的時候,放他們一馬或者提前通知一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不為礦工的安全擔心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