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川老縣城瓦礫中,一個女兒對母親的思念。趙霞攝

一名女孩在北川老縣城祭奠地整理白花。李國東攝
天氣預報顯示,即將到來的清明節,四川各地將會“雨紛紛”。
對于“5·12”地震中的災區人民而言,這個清明節,平凡,但絕不普通:近3年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的洗禮,曾經的山河破碎,如今已是美好家園。
災難、廢墟、傷痛,已經遠去,但在清明時節,中國人傳統的情愫,在心中飄散不去,那就是思念,對已逝親人的思念。
這份思念,掛在月牙兒上面,就算在漆黑的夜里,也能看見;這份思念,張臂灑在風中,就算在地球的另一面,也能聽見;這份思念,靜靜托在夢里,不管白天還是黑夜,都能感受到。
思念,不僅是為了緬懷過去的人和事,也是對現在最好的尊重,對未來更好的寄予。
“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到來之際,這個清明節,我們將奔赴各個災區,去感受他們的思念,以及他們的改變。
明日上午,綿陽市及北川羌族自治縣干部群眾,將在北川老縣城舉行“5·12”地震三周年清明公祭。
為方便遇難者親屬祭奠,明日開始,北川將實行交通管制。4月3日至5日,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將暫停對外開放。
遇難者親屬
可乘免費班車到祭奠地
北川縣公安局長張德溥介紹,交通管制將從2日持續至5日。綿陽市唐家山堰塞湖治理暨北川老縣城保護工作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6日開始,北川老縣城將恢復適度開放。
明日起,外來車輛只能行駛至擂鼓接待中心。按早前北川老縣城適度開放的規定,外地人可乘坐紀念大巴進入北川老縣城。但3日—5日,紀念大巴將停運。進入老縣城的北川地震遇難者親屬,可憑本人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證件,乘坐免費班車到達祭奠地。6日老縣城恢復對公眾適度開放后,將繼續實行預約制,每天限量接待1000人。
老縣城居民
要向親人描述新家模樣
昨日,北川居民蔣玲在新縣城的新家里,半喜半悲。明日,她將與丈夫一起到老縣城祭奠自己在地震中遇難的母親和兒子,“他們還不知道我們住上了新房子,我要告訴他們新家是什么模樣。”
春節前,蔣玲與丈夫搬進了位于新縣城爾瑪小區的新房。106平方米的房子,交房時已做過簡單裝修,“盼新家盼了很久,裝好的房子太方便了,所以趕緊搬來住。”三年過去了,蔣玲心中傷痕仍在,但搬進新家對她安慰很大:“一定要告訴媽媽和兒子,我們又有家了。”
向逝者傾訴
你的哥哥找到了新工作
北川中學那些遇難的孩子,永遠是父母心里的痛。昨日,原北川中學高一(8)班學生韓彬傲的父母到北川中學遺址祭奠女兒。除了為女兒焚香三炷,韓爸爸還為女兒的同學們焚上了一大把香:“希望彬兒和同學在天上能夠團結,相互照顧。”
2009年,韓家新添了一個兒子,借姐姐的名字取名韓子傲,韓爸爸和韓媽媽在北川中學遺址外,朝著女兒遇難的方向告訴女兒:“弟弟長得很好,哥哥因為找到了新工作今天沒有來……”韓爸爸說,北川當地風俗,對親人的祭奠多選擇在清明前,估計當地人祭奠高峰將在3日前后出現。 記者吳楚瞳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