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數十家影視公司、行業協會、視頻網站發布聯合聲明,共同呼吁廣大短視頻平臺和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尊重原創、保護版權,未經授權不得對相關影視作品實施剪輯、切條、搬運、傳播等侵權行為,引發網絡熱議。
近年來,短視頻發展迅速,成為人們娛樂消遣的“殺時間”利器。花費較長時間看完一部長達數十集的影視劇,開始被“短視頻碎片化看劇”的方式替代。濃縮版的影視解說短視頻讓網友在短短十幾分鐘內,就可以快速了解劇情梗概,既滿足了娛樂需求,又節省了時間。追劇短視頻成為當代青年的下飯神器。
在影視短視頻紅利盡顯之時,也暴露出侵犯原著著作權的問題。視頻博主不打招呼的拿來主義,在作品上映初期就廣泛傳播“盜版”資源,分散原作用戶量,賺取點擊量和平臺分成,有些還在其中加入廣告植入賺取“推廣費”。部分博主為了蹭熱點,甚至故意貶低、辱罵,斷章取義,制作暴力、色情標題博點擊量,嚴重影響了原作品的社會影響。
發生版權糾紛時,部分視頻博主和平臺有時會選擇用“合理使用”作為自己的理由。我國著作權法明確規定,未經授權的剪輯、切條、搬運、傳播的行為涉嫌侵犯作品著作權,版權方有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力。判定作品是否“合理使用”的前提在于其是否在合理且必要的限度內進行引用、評論,是否對原作品有實質性替代,并借助原作的價值來謀取商業利益。按照這個標準來看,部分追劇短視頻已經涉嫌侵犯原作的版權,侵犯了原作者的權益。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加強影視作品的版權保護,建立“先授權后使用”的行業生態迫在眉睫。一方面,短視頻平臺要加強排查和監管,及時履行授權規定,約束侵權行為。視頻博主也要提高版權保護意識,不能成為盜版資源的搬運工。另一方面,要避免矯枉過正和“一刀切”,版權方不能為授權設置重重門檻,更不能利用授權機制行壟斷評價之實。只有既保護影視作品版權,又保障影視點評的話語自由,才能有效促進影視行業的健康發展,實現雙贏。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