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對中國人來說,“平安”代表著安寧的居所、安康的生活、安全的環境、安定的社會,更意味著充滿內心的安全感。安心奮斗,全力追夢,擁有可知可感的安全感,這是每一位中國人內心深處最樸素的追求。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平安中國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意義重大,要求全面提升平安中國建設科學化、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實全社會的安全感,億萬人前行的步伐就一定能匯聚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激昂的樂章。
對標“十四五”規劃的宏偉藍圖,對標人民群眾對平安的新期待,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是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目標的題中之義。這次平安中國建設工作會議聚焦聚力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的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明確要求準確理解和把握領域更寬廣、體制更完善、成效更明顯、人民更滿意四個層面的內涵,務必做到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安全發展、堅持統籌推進、堅持主動創安、堅持科學治理六個“堅持”,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指明了新方向、擘畫了新藍圖。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要把民心民愿作為第一信號。人民群眾是推進平安建設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把安民利民作為第一選擇,把百姓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全方位提升守護群眾平安、保障群眾權益的層次和水平。對于檢察機關來說,就是要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嚴懲暴力傷醫等擾亂社會秩序的犯罪,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要在做好主責主業上求極致。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歷史性變化,人民群眾對平安需求的內涵外延不斷拓展,標準要求更新更高。對于檢察機關來說,就是要準確辨析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重罪與輕罪的界限,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的更高期待;充分尊重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樹立懲治犯罪與保障人權相結合的司法理念;依法打擊整治網絡套路貸等新型網絡犯罪,推動鏟除網絡安全領域黑色產業鏈;不斷優化“案-件比”,進一步提升辦案質效;將檢察業務做精做深,搞好檢察改革“精裝修”,踐行好時代賦予的檢察監督新內涵。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要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要以更廣闊的視野分析和思考平安建設的大問題,積極發揮法治對平安建設的引領和保障作用。對于檢察機關來說,就是要將“群眾來信件件有回復”承諾落細落實,夯實基層治理為民平臺;推動現代科技與平安建設深度融合,不斷提升檢察監督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牢固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監督理念,把監督有機融合在所辦理的每一起案件中。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平安中國”已經成為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這是政法機關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責任和使命。讓我們滿懷信心、接續奮斗,履行好責任和使命,把政法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兒上,把國家名片擦得更亮。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