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上有許多的看點,基層代表參政議政就是其中之一。
彭偉平是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靈璧縣高樓鎮張楊村農民。2012年6月在懷孕期間因為縱身跳入2米多深的水塘中救出溺水幼童,被人們稱為“最美孕婦”。在這次“兩會”上,彭偉平沒有以單純的先進人物身份出席,當個“花瓶”擺設,而是認真履行代表職責,利用在醫院的時間認真調研,提出了今年“關于醫務人員的人身安全需要保證的建議”,得到了多位代表的肯定和鼓勵。(3月8日人民網)
基層代表進入“角色”,彭偉平算得上是一個典型。由于去年兩會時彭偉平的孩子正處于哺乳期,臨出發前還突然生病,加上沒有經驗,第一年參會表現出緊張、茫然,使得第一次“兩會”之行顯得不那么“圓滿”。人民代表代表人民,這種責任意識促使彭偉平轉身進入人民代表角色。在這次“兩會”上,彭偉平沒有再想當“啞巴”,同時變得成熟起來。在代表們發言的時候,彭偉平就像小學生一樣認真聽講,時不時拿起筆記一下,遇到自己了解的或是觀點相同的,也會微微點點頭。同時她也準備“發音”,早早地就開始準備建議。
不懂就學就問。全團代表在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彭偉平一邊聽一邊記,遇到不懂或是不明白的地方,就先記下來,等到方便的時候,小聲詢問一下旁邊的代表。覺得自己的建議還是有一些不確定和不滿意的地方,于是她找其他代表咨詢。在座談會上大家爭著發音,讓她心急。好的是她“搶麥”成功,爭取到了發言的機會,向人們展示了另一個彭偉平。彭偉平學習的過程,讓人感覺樸實無華,以至于記者攔住采訪,內向的她不善于面對鏡頭,可又羞澀的不懂得拒絕。其實這種不懂得“圓滑”的本色,倒是值得讓人尊重。
彭偉平舍身救人的事跡,傳遞著正能量。更重要的是,她作為基層代表中的一員,在“兩會”上不忘履行代表職責,積極表達基層心聲,完成了“角色”的轉換,難能可貴。讓更多基層聲音匯集到中國民主進程中,無疑是“兩會”的看點和亮點。
重視基層代表共商國是,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價值取向。據媒體報道,十二屆全國人大的代表中,基層代表特別是來自一線的工人、農民代表占代表總數的13.42%,比上屆提高了5.18個百分點。正因為工人、農民代表來自基層,其“發音”最接地氣,最富有“原生態”,因此關心和愛護基層代表,多幫一把,扶一把,鼓勵他們大膽參政議政、進入“角色”值得期許。有了基層的真聲音,才有中國的好聲音。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