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款大吃大喝,似乎是中國官場上的很難醫(yī)治的一個頑疾。盡管去年年底中央出臺“八項規(guī)定”、“六項禁令”,要求“厲行勤儉節(jié)約”、“嚴禁超標準接待”,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依然存在。據媒體報道,最近記者暗訪甘肅、福建、河北、河南、內蒙古、四川等10余家省級駐京辦餐廳,大多已預訂一空,因為駐京辦餐廳更具私密性。還有的轉入內部食堂,玩起“潛伏”。在這些餐桌中,基本沒有動筷子的高檔菜肴被整桌倒掉,浪費觸目驚心。
反對公款浪費,成為廣大群眾的呼聲,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視。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最近在新華社一份《網民呼吁遏制餐飲環(huán)節(jié)“舌尖上的浪費”》的材料上作出批示,指出“浪費之風務必狠剎!”要求“各級黨政軍機關、事業(yè)單位,各人民團體、國有企業(yè),各級領導干部,都要率先垂范,嚴格執(zhí)行公務接待制度,嚴格落實各項節(jié)約措施,堅決杜絕公款浪費現象。”
習近平總書記的批示,表明了中央厲行勤儉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的鮮明態(tài)度和堅定決心,無疑是狠剎“舌尖上浪費”、治理“舌尖上腐敗”的“尚方寶劍”。亮劍公款浪費,是時候了。
如何遏制公款浪費?仁者見仁,成為時下熱門話題。筆者以為,既然公款浪費主要表現在“舌尖”上,那么杜絕公款浪費就要圍繞“舌尖”,在管理上下功夫,即想辦法管住那張好吃的“嘴”。
一是要把“用嘴”的權力關進籠子里。用公款吃喝,誰最有條件和權力?當然是各地方和各部門的一把手。由于缺乏對一把手的有效監(jiān)督,現實中一把手基本上是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愛怎么花就怎么花。俗話說,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端公跳鬼神。一把手喜歡大吃大喝,那么二把手、三把手以及干部職工也跟著學,上行下效,形成連鎖的負面效應,以致吃喝蔚然成風。因此管住領導干部的嘴,是杜絕公款浪費的重中之重。如何管住領導干部的嘴?就是要把領導干部用公款消費進行吃喝的權力關進籠子里,在預算上進行節(jié)制,在消費上進行公開。違反規(guī)定,或自行掏腰包,或實行一票否決,廣泛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
二是嚴格規(guī)范“用嘴”的制度。“舌尖上的浪費”,大部分來自上下的公款接待。禮尚往來,是中國的傳統。迎來送往,你請我一頓,我還你一桌,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作為基層的領導,在這個方面也有許多說不出的苦衷。譬如,上面要來檢查、調研之類的,你不接待不行,你不接待好更不行。于是高檔賓館、高檔酒店等成了公款消費的重要場所。這種公款浪費除了下面迎合上級、喜歡這一口外,也與上面愛好“舌尖上”的那份舒服有關。因此,嚴格規(guī)范公款接待制度,重要的是要從上面做起。另外,要加強對制度執(zhí)行的檢查,不能讓制度成了空文和應對檢查的形式。
三是對亂“用嘴”的官員實行嚴厲問責。人人都要吃飯,吃喝浪費不是犯罪,是公款吃喝中存在的普遍心態(tài)。而現實中,因為貪污腐敗被問責的較多,但吃喝浪費被問責的幾乎沒有,這樣就助長了部分人逍遙和僥幸的心理。現在有學者提出把吃喝浪費納入犯罪,對情節(jié)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當然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不過在現在這個非常時期,進一步嚴明嚴厲公款吃喝紀律還是可行的。對亂“用嘴”的官員,就應該用紀律的條子“打嘴巴”。“打嘴巴”要打得痛,讓其感覺“舌尖”苦、麻,以震懾好吃者。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