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警方公布了20名游行打砸者頭像,督促其自首并懸賞發動群眾舉報;西安警方也公布了將一日系車車主打成重傷的嫌疑人照片,呼吁市民積極提供線索。執法部門對保釣行動中的一些觸犯法律的行為開始追查。希望通過這次血的教訓,公眾能變得更加成熟、理性。
發生在遼寧盤錦興隆臺區的槍擊事件是本周最大的熱點,目前關于涉事警察是否違規開槍說法不一。部分網友認為,“警察不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應該使用槍支,特別是在槍口對準老百姓的情況下”。而盤錦官方的調查結論是“民警是在生命受到威脅之后被迫開槍,開槍行為合法”。這一說法并不能平息輿情,反而掀起了新一輪的質疑聲浪。輿論認為,僅由盤錦當地調查不能服眾,建議由省里派出調查組,就強征強拆是否違法、民警開槍是否屬于緊急關頭自衛等情況進行調查。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是在盤錦市興隆臺區,去年5月份就曾發生過“拆遷血案”,而且被四部委通報批評、13人受處理(其中6人被追刑責)。然而,血的教訓和嚴厲的處理都擋不住征地強拆的腳步。也許對于某些地方政府而言,GDP的誘惑遠大于可能被處理的風險。
“表哥”楊達才被撤職的消息傳出后,著實令網民興奮了一陣子,而相關領域的專家卻要冷靜得多。他們并不看好“網絡反腐揪貪官”這種模式,認為“這對官員隱私的尊重不夠,甚至觸犯法律”,且“依靠‘辨認’官員的服飾、香煙等反腐,難以為繼”。這種擔心不無道理,網絡反腐確需依法進行、謹防網絡暴力,但需要明確的是,所謂的“網絡反腐”其實不過是輿論監督的一種形式,是網民自發進行的,與司法反腐及更廣泛意義上的官方反腐有著明確的區別。雖然這種輿論監督恰巧起到了反腐敗的效果,但歸根結底,反腐還是要依靠制度的力量?梢钥隙ǖ氖牵诠裆鐣䴘u趨成熟的當下,輿論監督、網絡反腐的力量只會越來越強大,而不會越來越萎縮。
如今“表哥”已被扳倒,但網民的監督并未就此止步。近兩日,對楊達才“嚴重違紀”細節的追問、對其具體違紀金額的猜測,以及對“楊達才工資不屬于公開范圍”的質疑不絕于網絡,消解之計,只有靠相關部門盡快公布詳細信息,正面回應輿論質疑。事實勝于雄辯,辟謠的最好方式是公布真相,而非簡單否認。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