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的旅游法草案,終于露出芳姿。8月27日,旅游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加大了對零負團費、指定購物、強迫購物的處罰力度(8月28日《新京報》)。
經驗表明,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居民出游意愿顯著增強。我國人均GDP已過5000美元大關,旅游市場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統計表明,截至2011年底,旅游直接從業人員超過1300萬人,國內旅游人數超過26億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超過1.35億人次,公民出境旅游超過7000萬人次。這一點,每個人都能切身體會得到。
但與快速發展相比,強制購物、層層轉包、旅游注水、甩團等旅游亂象也層出不窮。這一情況下,推行旅游立法、規范旅游市場,已勢在必行。
從過去的無法可依,到現在的有法可依,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但也必須看到,旅游市場的亂象,不可能因為旅游立法而一舉廓清。比如說,關于強迫購物的問題,草案規定旅行社可被停業。這種處理看起來很嚴,但什么樣的行為屬于強制購物,并沒有準確的闡述。即使沒有旅游法,在目前輿論的窮追猛打下,導游舉著大棒強迫游客購物的現象,恐怕也很少會發生,更多還是通過種種隱諱的手段,把游客勸進、逼進、拖進購物中心。
產生強迫購物的根源還是旅游行業利潤分成體系出了問題。許多導游收入來源大部分靠提成、抽頭,因此,強迫購物或者變相強迫購物,簡直就是防不勝防。要想實現旅游市場健康發展,一方面需要有法可依,不斷充實豐富旅游法內容,確保旅游法能夠管住旅游亂象;另一方面,確保有法必依,讓旅游法得到真正的落實。
同時,應該完善利益分配機制,讓導游從旅游收益中合理、合法分成;加強行業自律自治,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還要進行一些細節考慮。比如讓旅游透明化,在簽約之前公開所有行程細節;付款分期化,游客繳納的團費,其中一部分就像支付寶一樣先行由第三方保管,在旅游結束無異議后再行付款。還可以設立旅游基金。今年4月,俄羅斯國家杜馬通過旅游法修正案,特別設立了“賠償基金”,即使旅行社突然倒閉,仍然有人為游客支付回程費用。對于我們來說,這個基金可以擴大一點,用來對旅客的先行賠償。
旅游立法是一個好的開始。期待其在各方努力下,更加完善更好落實,發揮更大作用,推動旅游業健康、持續發展。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