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檢察院會同濱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共青團杭州市濱江區委員會日前出臺《關于規范童模活動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意見》。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雪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意見》是我國首個童模保護規定,建議我國盡快出臺專門立法,或在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其他法律修訂中,盡快對童模行業以及兒童參與商業活動進行立法規范(5月13日《中國婦女報》)。
童模的權益確需專門立法保護。受“成名要趁早,出道更要趁早”的觀念影響,受“少數童模年收入過百萬、一年賺一套房”等帶有浮夸性質的經濟利益驅使,在家長及商家裹挾下,做童模的孩子越來越多,他們背負著實現“童星夢”或改寫家庭命運的期望。在我們的社會上,從挖掘童模到開辦機構培養包裝童模,再到童模經紀、童模消費,已形成一條火爆卻混亂無序的產業鏈。有業內人士估計,圍繞各種兒童用品的推廣,童模經濟可達數十億元。
在火爆的“童模經濟”中,各環節的商家笑了,躲在童模背后數錢的家長也笑了。然而,除了個別童!跋矚g賺錢,想當網紅”,更多童模則在淪為成人賺錢工具后,或傷心或疲憊地哭了。比如,前段時間,年僅3歲的童模妞妞被媽媽踢踹,只因她淘氣影響了拍攝進度。妞妞與多家店鋪合作,接單量很大,身心本就十分疲憊。更有甚者,一位5歲童模拍片到虛脫,有的童模被父母嚴格控制飲食,試圖延緩孩子發育,以延長孩子的童!笆聵I期”……
一句話,在商家的利益誘惑面前,在家長把孩子當作私人財產面前,童模群體無可避免地淪為徹頭徹尾的弱勢群體。他們過度浸身于喧囂和浮躁的商業活動,不僅要承受身體的勞累和辛苦,而且要承受心靈的傷害與壓迫;他們過早學會追名逐利,不僅難以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而且會因心理早熟化和成人化,難以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當童心、童真被商業利益粗暴踐踏,學業被“事業”耽誤,童模們被毀掉的不僅有天真美好的童年,還有未來。
可見,童模群體亟須一個專門的規范來保護。杭州濱江出臺全國首個童模保護相關意見,就是補闕:童;顒又,不得利用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不得連續使用童模超過一周或累計超過一個月,導致童模輟學或變相輟學;不得連續活動超過4小時;不得讓兒童穿戴不符合年齡、有違公序良俗的服飾,或引導兒童做不符合年齡、有違公序良俗的動作、行為;不得以毆打、謾罵等虐待方式對未成年人實施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這些規定相對而言比較詳細,當地相關部門保護童模的權益,有了可以量化的標準,不再是模糊不清;同時,也讓父母可以判斷自己讓孩子掙錢的行為是否達到過分的地步,有利于當地遏制童模行業“野蠻生長”。不過,杭州市濱江區相關意見的覆蓋區域有限、法律效力也有限,各省乃至全國應當出臺更高層級、更具強制約束力的相關法律法規,尤其要約束、懲治父母以愛之名,把孩子當成搖錢樹,獨斷專行地給被監護人簽訂商業娛樂合同的行為。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