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邪典片”,一種聽起來就很邪的文化垃圾,正在受到舉國關注,國家有關部門都祭出了“殺招”。1月22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針對利用經典卡通形象制作傳播涉暴力、恐怖、殘酷、色情等妨礙未成人健康成長的有害視頻情況,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已部署開展深入監測和清查。
“兒童邪典片”指向的是一類不健康的視頻短片。這些視頻短片以卡通片、兒童劇、木偶劇為包裝,對一些經典卡通形象進行惡搞,米老鼠、小豬佩奇、蜘蛛俠、艾莎公主等原本天真無邪的動畫形象,淪為暴力、虐待甚至是色情隱喻的載體。更邪的是,這些充斥暴力、血腥、色情內容的視頻短片,一段時間內在國內眾多視頻網站傳播,甚至以兒童為目標受眾,貼上早教、益智等標簽。由此看來,“兒童邪典片”毒害最甚的是那些天真的孩子,色情、暴力的毒素一旦滲入孩子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戕害的就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對這種文化垃圾,甚至文化毒品,必須鐵桶合圍,痛下殺手,堅決清除。
清理“兒童邪典片”,網絡平臺的常態化自查必不可少。網絡平臺具有跨地域性,網絡用戶遍布世界各個角落,對于網絡平臺發布的海量信息,完全依靠行政執法機關監管是不現實的,督促網絡平臺建立常態化自查機制,應該是行政執法機關監管的一項重點內容。這種常態化的自查機制,既包括對有害內容進行實時技術篩查制度,對舉報內容的快速反應機制,也包括對問題視頻進行刪除處理,對問題賬戶進行封號處理等懲罰制度。
清理“兒童邪典片”,行政執法機關的強力監管是關鍵。散布含有暴力、色情內容的“兒童邪典片”,無疑具有違法性。但是,一些網絡平臺企業和視頻發布者,為了吸引眼球、追求流量、賺取利益,罔顧道德法律和社會責任。因此,對于“兒童邪典片”這種不良文化,絕不能等他們自清自凈,具有文化執法和網絡監管職能的各部門應該果斷出手,形成監管的合力,嚴懲違法分子,推動網絡平臺履行自查責任。沒有行政執法機關的強力監管,網絡平臺就容易懈怠,藏匿在網絡角落里的不法分子更會肆無忌憚。
清理“兒童邪典片”,司法懲治必須跟上。沉疴需猛藥。對于通過網絡等媒體大量散布含有血腥、暴力內容的視頻文件,且突破刑法規定的界線,構成刑事犯罪的,必須用刑事司法手段給予相應制裁,讓犯罪分子付出應有的代價。
清理“兒童邪典片”,離不開人人喊打、人人參與的社會環境。相對于監管力量的有限來說,網絡空間是無限的。但是,相對于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廣大網民來說,網絡犯罪只是“一小撮”。因此,清理整治“兒童邪典片”,必須充分發揮占絕大多數的善良網民的積極作用,發動廣大網民共同監督,共同參與整治。有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揭露這種不良文化的違法實質和巨大危害。同時,要充分發揮大數據時代信息技術優勢,暢通舉報信息的收集、反饋、互動和聯網監督,讓“兒童邪典片”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走進“鐵桶合圍”的絕地。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