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重要工作、重點工程、重大項目中行賄,不僅擾亂正常市場經濟秩序,直接造成國家巨額經濟損失,而且危害國家經濟安全,影響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對于查處組織人事、執紀執法司法、財政金融、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幫扶救災、教育醫療等領域行賄行為,《意見》予以重點部署,目的就是要維護相關領域正常秩序,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與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受賄行賄一起查的意見》,對進一步推進受賄行賄一起查作出部署。《意見》認為,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是堅定不移深化反腐敗斗爭,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具體舉措,對于進一步凈化政治生態、優化營商環境,實現腐敗問題標本兼治,充分發揮全面從嚴治黨的引領保障作用具有重要意義。(相關報道見A6版)
長期以來,對掌握權力者無所不用其極的“圍獵”是造成權力腐敗的直接原因之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嚴肅查辦受賄案件的同時,加大對行賄的查處力度,有力促進了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腐蝕和反腐蝕斗爭依然嚴峻復雜,行賄依然是賄賂犯罪發生的主要源頭,行賄不查而受賄不止,必須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
針對近年來查處腐敗案件反映的一些領域巨額行賄、多次行賄現象突出,《意見》進行了精準部署,指向性明確,具有強烈的問題導向。
作為查處行賄行為的重點,“多次行賄、巨額行賄以及向多人行賄,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的”被明確提到,這類行賄人往往將行賄作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的主要手段,對政治生態、法治環境、營商環境和市場規則等破壞較大,如果不予以嚴肅查處,就會讓行賄成為常態,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負面激勵”效應。“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行賄”也被明確提到,嚴肅查處知紀違紀、知法犯法的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讓理應在遵紀守法方面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的“領頭雁”知戒懼、守規矩,有利于打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重大投資項目對經濟社會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賄隨權集”是這一領域面臨的主要廉政風險之一。《意見》提出,將在國家重要工作、重點工程、重大項目中行賄作為查處重點。這類行賄行為不僅擾亂正常市場經濟秩序,直接造成國家巨額經濟損失,而且危害國家經濟安全,影響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對于查處組織人事、執紀執法司法、財政金融、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幫扶救災、教育醫療等領域行業的行賄行為,《意見》也予以了重點部署,目的就是要維護相關領域行業正常秩序,推動解決社會反映強烈的頑瘴痼疾,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受賄行賄一起查,鏟斷“圍獵”利益鏈,有利于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和親清政商關系,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健康良性的法治環境和社會環境。為確保涉案企業和人員的合法權益,《意見》特別強調,紀檢監察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要依法慎用限制人身權和財產權的措施,嚴禁濫用留置、搜查、技術調查、限制出境、拘留、逮捕等措施,嚴禁超范圍查封、扣押、凍結涉案人員和企業的財物。要充分研判使用辦案措施的后果,將采取措施對企業合法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降到最低。
受賄行賄一起查并不等于同等處理。《意見》對此提出,紀檢監察機關在對行賄人提出處理意見時,不僅要考慮行賄金額、次數、發生領域,還要考慮行賄人的主觀惡性、造成的危害后果、認錯悔過態度、退賠退繳等因素,精準提出處理意見。嚴格依規依紀依法,堅持實事求是、寬嚴相濟的政策,將為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發揮積極作用。
只有深刻把握行賄問題的政治危害,多措并舉提高打擊行賄的精準性、有效性,才能推動實現腐敗問題的標本兼治。期待《意見》的出臺,有助于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化推進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