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趨復雜的新聞傳播環境,最高人民法院適時選擇以專業隊伍和專業手段推進司法信息傳播,具有十分積極長遠的意義
“司法信息傳播策劃專家”,顧名思義,可理解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信息傳播的“顧問團”,為信息傳播的導向、策略等提供參考意見。其目的,當然是為了更好地打通法院和百姓的溝通渠道,促進司法信息準確、廣泛地傳播。首批最高人民法院司法信息傳播策劃專家總計30人,其中,新聞傳播界知名學者14人,主流媒體代表16人(10月13日澎湃新聞)。
從最高人民法院司法信息傳播策劃專家名單來看,是一個純粹的信息傳播專業人士陣容,而非法學專業人士隊伍,由此可以看出最高司法機關對于司法信息傳播高度重視、認真務實的態度。司法公開之于司法體制改革的深刻意義毋庸贅言,當前較為關鍵的問題在于,如何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傳播手段千變萬化的現實環境下,繼續穩步推進司法公開,進一步維護司法公平公正。
眾所周知,司法與傳媒的關系對于任何法治社會而言都是一道不易破解的命題。法學家陳興良認為,“司法審判與新聞媒體之間存在著天然的對立性”,并進一步指出“是由于新聞媒體的運作規律與司法的運作規律不同所決定的”。誠如斯言,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卻偏偏又存在著大量的交集,尤其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隨著新型媒體和傳播手段的廣泛興起,經濟利益對于媒體發展的介入和影響有加大的趨勢。一旦看不見的利益通過媒體觸碰到維護社會公平底線的司法,就容易引發一系列值得人們高度警惕,甚至是對于整個社會而言比較危險的問題發生。
面對日趨復雜的新聞傳播環境,最高人民法院適時選擇以專業隊伍和專業手段推進司法信息傳播,具有十分積極長遠的意義。周強院長對此表示,“……以媒體融合發展為契機,不斷提高人民法院新聞發布工作水平,進一步推進司法公開,自覺接受媒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共同講好中國法治故事,向全世界傳播中國法治聲音”。
周強院長的講話點明了司法公開走專業化道路的兩個重要方面,也將是司法信息傳播策劃專家能夠發揮作用的兩個主要領域。首先是要以媒體融合發展為契機。對于大量司法信息尤其是重要信息而言,要努力達成一種全媒體傳播態勢,適應新型媒體及傳播手段,將生動、實時、交互、簡潔作為司法信息傳播的突出特征。隨著媒體融合戰略方針的深入推進,新型主流媒體及新型媒體集團將會不斷涌現,并成為新時期信息傳播的主流陣地。司法信息傳播應該以此為平臺和依托,互相促進、攜手發展,牢牢把握網絡時代的傳播主動權。
其次是共同講好中國法治故事。法治的完善發展必然要經歷一個較長的時間,宛若一幅徐徐展開、日趨精彩的長卷,其間交替上演著諸多跌宕起伏、激揚人心的故事,既是法治前行的見證亦可為未來指明方向。司法信息傳播專業化的一個主攻方向,就是要善于發現并深入挖掘那些具有典型意義的法治事件背后的故事,包括作為故事主角的人的事跡和命運,并全方位運用專業化的方式和視角講好這些故事。讓大多數人都能看得見、聽得懂,心為之動、神為之奪,由此深刻理解法治建設的內涵、法治完善的現狀,為社會主義法治的點滴進步鼓與呼,積極投身于依法治國的偉大實踐之中。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