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自7月公安部“獵狐2014”海外追逃專項行動啟動至今,已抓獲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88名,超過去年全年抓獲總數的一半。境外追逃直接關系著反腐敗斗爭的深入開展。這一境外追逃的階段性成果背后,是我國國際警務合作能力的顯著進步。
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境外追逃的主戰場是在境外,很多情況下,需要借助國際合作的手段,也包括國際執法合作的手段,往往是被動的、困難的、障礙重重的。比如,很多情況下,由于意識形態的差別,在實際執法領域的合作會受到影響。這里面有一些“硬障礙”——制度層面,如社會制度、法律制度、司法體系、刑事司法協助渠道、警務合作關系等都會給境外追逃帶來困難。還有一些“軟障礙”——技術上的障礙,比如,司法的公信力、死刑問題等等,這些都可能成為一次國際警務合作面前的一道坎、一堵墻。
盡管存在上述障礙,但國際社會在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打擊國際性犯罪問題上存在普遍共識。拋開意識形態和政治偏好,在應對犯罪問題上,各國反而容易形成共識,尋找利益匯合點,這成為國際警務合作的內在驅動力。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表示要支持中國的反腐,幫助中國追捕外逃貪官,因為它們也不想背負“犯罪者天堂”的惡名。
近年來,隨著我國新安全觀的樹立,合作打擊跨國犯罪,應對跨國毒品走私、反擊“三股勢力”等話題也開始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首腦會談的議程中?梢娝^傳統的“低層政治”與“高層政治”議題之間的界限正在發生改變。
2014年是國際刑警組織誕生100周年,自1984年我國正式加入該組織,標志著我國國際警務執法合作正式起步。如今,該組織已成為我國開展國際警務合作可借助的重要平臺和資源。在“公安工作進入國際化”新階段的新時期,公安部已與83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直接雙邊警務合作關系,與31國的內政警察部門建立定期工作會晤機制,在27國派駐警務聯絡官49名。中國警察出現在聯合國總部、國際刑警組織總秘書處、上海合作組織總秘書處等等。
2011年湄公河案件發生后,在中國主導下成立中老緬泰聯合專案組,攜手當事國警方聯手合作,不僅破獲案件,懲辦了外國籍主犯,而且直接建立了湄公河聯合執法機制。賴昌星被加拿大遣返回國一波三折,歷經十幾年。去年發生美女高管陳怡外逃案,公安機關只用60個小時就將其抓獲。這不僅是時間和效率上的一種差別,更重要的是,從中看出我國國際警務執法合作能力在明顯進步。
境外追逃是國際警務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執法力量正當境外延伸的一種體現。提升國際警務執法合作能力是打贏境外追逃戰的必由途徑。積極應對“公安工作國際化”的趨勢,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指引下,加強國際執法安全合作,提升國際執法合作的能力和水平!(作者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國際警務執法學院副院長)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