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湖南省委宣傳部和湖南師范大學共建新聞與傳播學院啟動儀式在湖南師大舉行。今后四年內,省委宣傳部將以項目建設方式支持湖南師大部校共建,今年計劃支持500萬元,聘請孔和平等11人為共建新聞與傳播學院第一批兼職教授。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許又聲出席并講話,省委副秘書長、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發美與湖南師大校長劉湘溶簽訂共建協議,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孔和平主持儀式。(6月29日紅網)
毋庸置疑,新聞工作是引導干部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一項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新聞工作要想干出成績、取得實效,最關鍵的恐怕還在于是否擁有一支優秀的新聞工作隊伍。從這個角度來說,部校共建新聞學院堪稱一項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工作,其若是措施科學、運用得當,完全可以激活新聞人才培養一池春水,促進新聞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毫無疑問,對于絕大部分高等學校的新聞學院來說經費緊張都是一個難題。而再來看湖南省委宣傳部與湖南師范大學的共建,按照協議今后四年內省委宣傳部將以項目建設方式支持湖南師大部校共建,2014年計劃支持500萬元。可想而知,500萬元的支持對于文科院系的發展來說堪稱“大手筆”。有了真金白銀,有了這種項目投入,必然能夠為新聞人才培養提供堅實的保證。
要想培養優秀人才,就不能少了優秀教師。作為學生的領路人,教師的素質如何,甚至已經直接決定著學生的能否成才。如今根據部校共建協議,每年選派不少于5名新聞單位優秀編輯記者到共建院校兼職或掛職授課、聘請孔和平等11人為共建新聞與傳播學院第一批兼職教授,這樁樁件件都能為新聞學院的師資隊伍注入活力,在人才培養方面當然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為關鍵的是,湖南的這種部校共建,還能拓寬高校畢業生實習就業渠道。這是因為,在當前大學畢業生普遍就業難的形勢下,擁有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無疑能夠占得先機,為就業增加砝碼。部校共建就特別注意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表示要積極主動探索建立社會合作育人機制,科學制定實踐教學方案,合作建設實踐教學基地,切實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令人點贊。
實際上,開展部校共建新聞學院,還有助于發揮業界學界各自優勢,加速新聞教學、新聞研究與新聞事件的深度融合。眾所周知,科學理論能夠指導人們的實踐,而實踐反過來又能夠豐富科學理論,兩者結合必會相得益彰,共同發展。這種部校共建就將理論與實踐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有利于培養出更加適應新聞事業發展,具有正確立場、人民情懷、責任擔當的新聞人才。
當然,部校共建協議簽署只是開始,湖南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比如突出共同管理、按照要求共同做好新聞學院發展的頂層設計等,但這種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學用”對接,已經走在了時代前列,抓住了人才培養脈搏。可以預料的到,若能做好后期工作,將部校共建抓好抓實,必能培養為我所需、為我所用的一流新聞人才,將新聞學院建設成為湖南新聞事業發展新型智庫。
文/楊飛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