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烹飪協會昨日發表公開信,請求國家工商總局對北京市工商局發布餐飲行業6種不公平格式條款的行為予以制止并公開道歉。(12月13日北京晨報)
這讓人想起了今年元旦期間在廣州發生的關于600元開瓶費的新聞。消費者自帶酒水去KTV娛樂,被KTV工作人員要求支付600元開瓶費,雙方爭執不下,這瓶酒最終沒有打開。事后有記者致電工商和物價部門,得到的答復是:在事先告知的情況下,KTV可以收取開瓶費,標準由企業自主制定,政府部門無權干涉。
一頭一尾的兩個事情有對比性。北京工商局的政府行為引來了行業協會的激烈意見,而廣州的工商部門言論在當時也引來了很大的爭議。有人給后者給出了積極定義:法律沒有明確禁止服務場所收取開瓶費,政府部門若強行干涉,就是沒有法律依據的違法行政。在他們看來,正是厘清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才會有這種讓人感到“無為”的作為。
筆者從今天新聞留言可以看到,很大一部分網友的意見集中在“禁止自帶酒水”這個命題上。比較熱絡的詞匯是“用腳投票”。聲稱餐飲服務行業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行業,自主性很強,誰愿意出臺不合理條款是他們的事,自愿走向倒閉也是他們的自由。
酒店服務業是純粹的市場競爭經濟,在行業人士看來,酒水是他們主要的盈利點之一。同時也是他們的主要營銷手段。很多酒店會適時推出酒水全免、買一送一等舉措。這些都是開放性營業方式的靈活手段。很難想象顧客帶著酒水上門的景象,有些時候其實也未必得到真實惠。在事情并沒有絕對化的時候,工商部門此刻要舉起板子敲打一番,的確值得商榷。
有人調侃到“以后炒菜也可以自帶食材、去賓館住也可以自帶行軍床、帶塊布料去服裝廠就可以免費做衣服”,當然這些段子也僅僅是段子,不可能和“禁止自帶酒水”相提并論。但還是折射了部分民眾對于工商部門的出手動作之費解。更有甚者說道“別拿吃喝小事做文章,該管管房地產行業的霸王條款了!”
前段時間央視批評星巴克賣高價,出人意料的是群眾對此并不買賬。市場對于權威者的發聲越發質疑。而在北京工商局在出臺反霸王條款的辦法之前,肯定會料想到這方面的聲音。中國烹飪協會的不滿,以及民眾并不高漲的支持,讓人質疑這樣的“辦法”能走多遠。但有一點讓人欣慰,很多人已經開始明了政府自身的屬性位置,并敢于分析這動輒出手的權力。這真的是種進步。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