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只看到了新規的嚴厲,而沒看到嚴厲背后的嚴峻(形勢),那只能說明我們還沒有認識到自己已落后于這個時代。我們期待“史上最嚴厲”新規可以形成倒逼效應,倒逼我們的社會加速進入一個文明的汽車新時代
公安部日前發布了修訂后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此規定一出立刻引起了人們的強烈反響,網友將其稱為“史上最嚴交規”。伴隨著“最嚴”這一基本判斷,大量的誤讀也就開始在網上泛濫,多個版本的所謂“解讀帖”讓新規頗有些“殺氣騰騰”的意思,以至交警部門不能不再次出面一一加以澄清。
其實,很少有一部新法律或新規定一出臺就能引起這么多的“誤讀”,這種“誤讀”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們對規定的關注,而經過交管部門的認真回應與澄清,這種“誤讀”最終會轉化為一次深刻的法律普及過程。
權威部門的統計顯示,2011年年末中國私人轎車保有量4322萬輛,增長25.5%,當年全國領取機動車駕駛證人員達2.36億人,2011年《中國汽車社會發展報告》首份年度報告預測,中國在2012年將跨入世界公認的汽車社會門檻。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是從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中國的汽車社會來得實在是太快了。社會心理跟不上時代的進步是當代困繞世界各國的一個普遍性難題。在中國,私家車從奢侈品到生活的必需品走過了只有短短的十年時間,十年的時間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但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模式卻被遠遠地落在了后面。闖紅燈、酒后駕駛、遮擋號牌、不系安全帶、超速駕駛、亂并線超車、長時間占道停車、拐彎不打燈、開車打手機、無禮亂按喇叭,從車內拋撒垃圾等等不良甚至是違法的開車惡習,隨著車輛的增加、駕駛人的增多也在成倍地增長,由此帶來的交通混亂和社會秩序的破壞已到了讓人忍無可忍的地步,從而使人們對汽車這種本來無善無惡的交通工具產生了強烈的反感。
汽車時代如果簡單的從數字上看是一個汽車保有量的問題,但從社會心理上講卻是一個規則與文明的問題。汽車和所有的現代科技產品一樣是一把雙刃劍,在帶來方便與快捷的同時,不可避免的也會給人帶來傷害和麻煩,而規則與文明是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正向功能,最大限度地抑制其負效應的最不壞的解決之道。
從這個角度講,駕駛證新規的出臺其本意就在于以法律的形式矯正我國社會長期存在的與汽車時代不相符的駕駛不文明行為,打造一個文明的汽車時代。如果說一些網友對新規的第一反應是太嚴厲的話,那恰好說明新規觸到了一些人駕駛習慣的痛處,也恰好說明新規出臺的必要性和及時性。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在一個文明良好的駕駛習慣還不能成為社會中一些人行為底線的時候,法律的強制力未嘗不是社會文明建設的一劑猛藥。因為法律的價值不僅在于維護社會秩序,同時也有引領時代道德風尚的作用。
當然,道德與文明終究要靠內心的自覺,新規雖然規定了嚴厲的處罰措施,但其本意還是在于引導,畢竟中國的交警雖多但和汽車總量和駕駛員總量比起來還是少得可憐,交警執法的作用是一部分,每一個交通參與者的共識和內心自覺才是打造文明汽車時代的真正動力。
好像是要為新規作一個注解,據《上海商報》報道,10月15日,滬陜高速崇啟大橋往上海市區方向發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輛行駛中的尼桑轎車撞擊護欄后失控,一路撞倒8名養護工人,造成5人死亡3人受傷。而制造這起慘禍的是一位剛剛拿到駕照3個月的18歲年輕司機。經初步調查,這位司機稱當時低頭撿眼鏡,導致了車輛失控。有數據顯示,我國四成的交通事故是由3年以下駕齡的新司機造成的。有媒體稱新司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馬路殺手”。
為此,新規專門就這一問題進行了規定,駕駛人在實習期內駕車上高速公路必須由持相應或者更高準駕車型駕駛證三年以上的駕駛人陪同,對由于陪同人員的錯誤導致的交通事故,陪同人員要承擔責任。同時,明確民警違規考試發證的法律責任,規定對3年以下駕齡的駕駛人發生交通死亡事故的,倒查考試發證民警的責任。
如果我們只看到了新規的嚴厲,而沒看到嚴厲背后的嚴峻(形勢),那只能說明我們還沒有認識到自己已落后于這個時代。我們期待“史上最嚴厲”新規可以形成倒逼效應,倒逼我們的社會加速進入一個文明的汽車新時代。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