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的結果是什么?”“讓他們死!”母親唐慧的這句話讓筆者不寒而栗。人是個矛盾體,一旦撞上南墻,最陰暗的那面就會冒出來,迅速腦補出奇妙的畫面:11歲的小女孩本來很快樂,后來卻不愛說話了,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么。再后來,女孩有了新的噩夢——殺人者,母親。原諒筆者的無恥思維,戾氣征服了理性,就會化身為真實的夢魘,而造夢師,是圍觀的每一個人。
為了自己的女兒,母親唐慧已經足夠偉大!4年來,她奔波各地收集的關于案件的各種材料鋪在客廳里能鋪滿整個房間,壘砌起來有半米多高。很難想象如果不是一個母親的堅持,樂樂能不能找回,很難想象如果不是一個母親的執著,周軍輝等人會不會被繩之以法。”堅守抗爭了1516個日子,她的信念依舊,我的樂樂終究會好起來,天就快要亮了。唐慧曾向親友透露,如果法庭不能判他們死刑,她或許會親自拿刀捅死他們。本著憫人之心,我們可以接受唐慧做為受害者母親的憤怒,但卻無法縱容這已開幕許久的網絡饑餓大戲,畢竟事關多條人命。
縱觀網絡輿論對于永州幼女母親的關注,猶如鍵盤上包著火。大V轉發,網友圍觀,律師介入,媒體呼吁,公知喊話,一道道狼煙在互聯網的河岸滾滾而起。起哄者有,理性思考者有,醬油者有,連永州的蛇都躺著中槍了。最可怕的,莫過于信口雌黃的網絡小人,一面拼死消費著丑惡新聞帶來的快感,一面無所顧忌的四處謾罵。這種人,介于公知和平民之間,冠個不太確切的名號,叫“公糞”。
當公知們開始呼吁理性,這些“公糞”們卻依然不止不休,打擊面越擴越大,遍布人身攻擊。知名網友“御史在途”如是說,“我沒有要大家不關注、不評論,只是希望修點口德,不要喚醒一些已經塵封的記憶,給受害者造成持續傷害。”
這些“公憤”們抨擊法律講酌情、不公正,但真正去分析案情的人有多少呢,自覺去了解法律知識的人又有多少。資深媒體人鄧飛說,“我們更要學習依靠事實和使用法律,而不是裹挾輿論來解決問題”。如果女兒被強奸母親為尋求正義艱難維權帶給我們的是感動,而網絡戾氣則點碎了一個17歲女孩渴求平凡生活的最后希望。
為了每一次掌摑了法律的臉而竊喜,為了每一次站上道德的制高點而得意,卻忽視掉潛在的反噬能量。也許我們的心都是從善如流,但卻不小心會傷害到很多人。網絡是一記悶棍,無聲地放倒了許多觸犯法律的官員,但如果放任網絡上的不理性蔓延,那么人人自危的一天終將到來。沒有人能控制自己漠視法律的欲望,尤其是擁有了網絡這無形的神物。生活中遇上麻煩,我們拼財富、拼關系、拼背景,拼來拼去,一切都拼光后,最終發現唯一留在身邊的仍然只有法律這件武器。唐慧在勞教所見到自己的辯護律師禁不住潸然淚下,看樣子,關健時候,老百姓還是覺得律師好啊!
理清唐慧案的真相,追查事件中公權力的過失,給這對母女誠意的道歉補償,這一切是我們關注此案的目的。從湖南政法委成立調查組調查此案,我們看到了“公正”逐漸清晰的身影。它正向我們走進,猶如嬰兒般蹣跚不穩,但終將來臨。即便心中滿是哀傷,也要扶起法治這面旗幟,它才是希望。濾清網絡戾氣,讓社會正能量走向良性循環,讓法治惠及每一位公民。
8月10日,欣聞“上訪媽媽”唐慧的勞動教養決定經復議被依法撤銷,筆者腦子又依稀浮現出這個母親偉大的身影。拋卻網絡上的瑣言碎語,筆者迫不及待地希望見到這對母女相擁而泣的畫面。這一刻,定將感動上天。
水月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