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委、市政府發出通知,要求在公務接待中推行“三嚴四禁”,溫州紀檢監察部門又制定了公務接待實施細則,這個細則大概算是“史上最細”的(7月6日《人民日報》)。
工作餐每人每餐不得超過60元,陪餐人員不得超過客人人數,禁止中午飲酒,公務接待不得食用鮑魚、魚翅等高檔菜肴,不得提供茅臺、五糧液等高檔酒、各類進口酒以及高檔香煙……規定越細,意味著要求越具體、越有可操作性,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這種細致體現了遏制公款吃喝的誠意和決心。
盡管如此,這些規定仍會受到質疑,主要是質疑它有沒有用,能不能落實,會不會中看不中用——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輿論傾向。各地遏制三公消費的措施本就乏善可陳,而有限的措施總會遭到這樣或那樣的質疑,似乎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對,很有點吃力不討好的意思,以至于更多地方為避免被推上輿論風口浪尖,干脆以不變應萬變,省得麻煩。
人們習慣于質疑當然是有緣由的:“四菜一湯”之類的規定有名無實、不了了之,給人們留下了心理陰影,于是很多人傾向于從體制、機制、約束權力、強化預算尋求治本之策,對一些修修補補的措施反倒有些不屑,認為這治標不治本。
但就我而言,一向愿意以積極態度評價這些修修補補的舉措,樂意給每一種致力于遏制三公消費的措施送上掌聲。拿溫州市的規定來說,想必它不可能百分之百落實,對策總會緊隨政策而來,但是,即使能夠落實50%,那也能節省公款無數。有規定總比沒規定好,有細則總比沒細則好。
有人總是強調說,遏制三公消費的治本之策是通過體制建設約束權力。這話當然沒錯,但又顯得空泛。一方面,所謂體制機制是什么?它就是由許多具體規定、措施構成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沒有一個個并不完善的規定和措施,就沒有所謂可以約束權力的制度;另一方面,寄望于體制變革遏制三公消費,如果說這是“仰望星空”,那么在體制變革到來之前出臺一些具體規定、措施遏制三公消費,這就是“腳踏實地”,兩者都很重要,不能只“仰望星空”而不“腳踏實地”,那樣只會陷入空談。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