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設立那么多的門檻,問題的關鍵在于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不用擔責。
地址找不到、工作人員少,這其實是全國3270個縣以上消費者協會普遍存在的問題。通州消協的王秘書長表示,前些年,來消協工作的甚至都是工商局一些快退休的老頭、老太太。(2月26日《華廈時報》)
數據顯示,全國各級消協受理的消費者投訴數量,已經由2001年的72.1萬件減少到2011年的60.7萬件。其實,投訴數量并非真降,而是人們對消協失去信心。消協不作為,有人將其歸結為沒有會員,不收會費,可是其有正規編制,不少還是工商局領導兼任會長,要權有權,要經費有經費,比其他社會團體更有優勢。可見,真正的原因是太“懶”。
消協按說是消費者的家,可是投訴起來非常麻煩,來來回回幾次都解決不了問題。當然,投訴要有根有據,可是有些證據消費者很難獲得,需要消協到被投訴單位了解才能弄清真相。
之所以設立那么多的門檻,問題的關鍵在于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不用擔責,因而,坐在辦公室,能推則推,能擋則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邁出自己的腿。沒有監督,沒有責任,此種體制機制,怎能“勤奮”起來。
現在,市場交易行為越來越頻繁,其中的問題也隨之增多,目前消協的狀況令人擔憂,此種“養老色彩”不改,消費者去哪里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