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自治區根河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苗樹成。
苗樹成1988年從沈陽炮兵學院轉業到呼倫貝爾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從政治部干事到檢察官教育培訓中心主任,2001年任呼倫貝爾市檢察院計財處處長,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8年,他勤奮敬業、任勞任怨,贏得了領導的信任、群眾的認可,2007年被評為全國檢察機關計劃財務裝備工作先進個人。2009年1月,有著多年的從檢經驗、良好的人脈、熟悉基層工作的苗樹成帶著組織的重托、干警的期盼,從呼倫貝爾市院“下派”到根河市檢察院——這個全區位置最北、條件最艱苦、榮譽最多的基層院任“一把手”。3年來,他以自己的穩健的領導風范、顯著的工作業績,贏得了根河市各大班子、林區廣大人民群眾的一致贊譽,使根河市院這面全國“模范檢察院”的大旗在大興安嶺北麓依然高高飄揚,又取得了“內蒙古十佳基層檢察院”、全國“文明接待室”等新的榮譽。
一、抓班子 謀進取 凝心聚力求發展
苗樹成認為一個檢察院的發展用班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影響和帶動干警極為重要,上任伊始,他就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凝心聚力,持續發展;關注民生,服務大局”的根河市院創新發展思路,決心走一條“艱苦奮斗、再爭一流”的新路子,提煉了“和諧進取、務實創新”的根檢精神以凝聚人心,確立了“超越自我、創新發展”的奮斗目標以鼓舞斗志。主持建立黨組民主決策、規則議事、自我約束機制,機制,形成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起使的團結、務實、高效班子。響亮地喊出“與我做,跟我學,向我看齊”口號,工作率先垂范,辦案攻堅克難,帶頭鉆研業務,嚴格要求自己,處處起到領導作用。同時強化班子的責任意識,注重整體效能的發揮。建成了被根河市委確認的“實際突出領導班子”,得到了全體干警的普遍認同。
二、強隊伍 嚴管理 奮發有為創佳績
“以勇士為鋒,以清廉為鍔”,在深入開展以“扎根邊疆、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為主要內容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他督促制定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實行規范化管理,嚴格紀律作風建設。如在所有的警用車輛的后車窗上粘貼了“遵章守紀,樹立檢察機關良好形象”的條幅,并在條幅下方附檢察院紀檢辦公室電話。確保干警隊伍無事故,案件質量實現自檢察機關復建以來30年零錯案的好成績。
他強調“立足崗位、提升理論、實踐成才”的培養思路,追求“木桶效應”。積極探索干部選拔任用新途徑、新舉措,以實行公開選拔、競爭上崗、輪崗交流、崗位聘任為突破口,引入競爭機制,2010年,17名中青年干警通過競崗走上中層領導干部工作崗位,為該院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崗位練兵和多層次的評比競賽,通過聘請專家授課、模擬出庭論出觀摩庭、組織中層業務骨干輪流授課、典型案例分析會和專題調研等形式提高干警文化業務素能,對通過司法考試、獲得學歷證書的干警給予獎勵。全院形成突出業務、鼓勵創新、自加壓力、奮勇爭先的積極態勢。
三、抓辦案 保質量 促進工作持續發展
他把執法辦案作為推進三項重點工作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靠前指揮,精心調度在查辦有影響有震動的大要案上狠下苦功,在深挖窩串案上用足謀略。為全面開展商業賄賂治理工作,他集中兵力,內查外調,經過四個多月夜以繼日的緊張工作,一舉偵破兩任林業醫院院長李某、孟某收受賄賂、藥品推銷商劉某行賄及藥劑科長蔡某迫于壓力投案自首等六起系列大要案,給當地醫藥衛生部門以極大的震動,紛紛整改下調藥價,林區廣大群眾拍手稱快。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后,國有森工企業面臨經濟危機和資源危困的雙重困難,一些企業的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鉆改革改制空子,損公肥私,中飽私囊,以此為重點,查處的某林業局原財務科出納員曾某涉嫌挪用公款320萬元一案,是根河市查辦的迄今為止案值最大的挪用公款案件。該案的查辦,給根河市各企業敲響了警鐘,紛紛嚴格財務制度,加強財務監管,有效杜絕了同類職務犯罪行為再次發生。
四、求實效 講奉獻 胸懷全局服務林區
大興安嶺獨特的自然環境與豐富的生物群落組成的別具一格的生態系統,是呼倫貝爾大草原和東北平原的重要生態屏障,每年為國家創造直接生態效益近800億。他立足林區實際,探索突出兩個重點和堅持四個深入工作法,強化檢察職能,進行延伸服務,圍繞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案件和查辦國企職務犯罪案件兩個重點,3年來,共批捕起訴盜伐濫伐、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犯罪34件47人,打掉盜伐林木團伙3個,查辦職務犯罪案件19件21人。四個深入即一是深入林場、工隊以及敖魯古雅鄂溫克馴鹿點,便民維權,排憂解難,資助鄂溫克族孤兒莫依圖楊上大學;二是深入學校、街道(辦事處)、社區,開展法律講座,在市轄各鄉、鎮、辦事處建立了11個服務站,聘請了11名聯絡員,了解民生需求,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三是深入重點工程,抓住林區棚戶區改造、中小學校舍安全改造、林業企業轉制、天然林保護等工程建設項目等熱點,以警示教育基地為支點,采取多種形式深入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使根河市職務犯罪率明顯下降;四是深入敏感地區,發放《檢民聯系卡》、設立阿龍山鎮派駐檢察室,排查矛盾隱患,為人民群眾合法有序反映訴求提供了一條綠色通道,把執法為民的要求落到實處,用殷殷真情和高效工作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信任。 (作者單位:內蒙古根河市檢察院)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