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鐵路運輸檢察分院監所檢察處原處長黃永和。
近日,陜西省人民檢察院做出決定,為在執行公務途中因交通事故不幸殉職的西安鐵路運輸檢察分院監所檢察處原處長黃永和同志追記個人一等功,并號召全省檢察機關檢察人員向他學習。
翻開黃永和同志的履歷表,22歲參加工作,28歲調入鐵檢機關,3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書記員、助檢員到檢察員,從基層院監所科長到分院監所處長,他一路走來,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也沒有氣勢恢弘的豪言壯語,在日復一日的平凡工作中,他一步一個腳印,默默地奉獻,執著地追求,無怨無悔地將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鐵路檢察事業。
忠誠品質的體現者
忠誠是檢察官的最重要的品質。作為一名檢察官,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憲法和法律,歸根到底,要落腳在忠于檢察事業。黃永和同志的忠誠品質體現在干一行愛一行的工作態度上。入檢27年,他先后在刑檢、經檢、政工、監所等部門工作過,對于工作崗位,他從不挑肥揀瘦、厚此薄彼,無論在哪個崗位,他都能專心志致地做好本職工作。在業務部門任書記員時,他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負擔重,但他從來沒有因為個人或家庭原因耽誤過工作,默默地跟著檢察官外出調查取證,業余時間還參加電大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努力,他取得了法律專業結業證書,并光榮地成為了一名檢察官。黃永和同志的忠誠品質體現在他認真負責的敬業精神上。1991年,年富力強的他被組織調到政工部門工作。對辦案工作已經得心應手的他對于這一調整毫無怨言,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陌生的政治工作中去。基層檢察院的政治工作,是名副其實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大到考察干部,小到婚假產假,事無巨細,都要依法依據,來不得半點含糊。到崗后的最初一段時間,黃永和一邊在實踐中摸索,一邊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工作法:他將與政治工作相關的所有常用規定分門別類地摘抄在一個筆記本上,貼上標簽,做出目錄,形成一個“法律文件大全”,需要的時候,按類查找,極為方便快捷。在離開政工部門十余年后,當一名同事咨詢他一個政策問題時,他仍然是在這個筆記本上很快地找到了答案。或許有人覺得這只是一個工作方法的細節,但在細節之下,反映的不就是他認真負責、愛崗敬業的責任心嗎?反映的不就是他對檢察事業的忠誠嗎?
公平正義的守護者
入檢以來,黃永和同志始終緊緊圍繞“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的檢察工作主題,努力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法律監督能力,切實做到敢于監督、善于監督、依法監督,有力地維護了公平正義。初到監所檢察崗上,他邊工作邊學習,短短兩個月,通過手抄,他又擁有了一本監所檢察工作規定“大全”,由“門外漢”變成了“行家里手”。2009年,他組織干警將所涉及監所檢察業務的法律、法規、文件匯編整理,制成電子版的《西安鐵路運輸檢察機關監所檢察業務常用法律法規數據庫》,方便本系統所有監所干警學習利用,大大提高了監所工作效率。業務素質的提高為他更好地履行監所檢察職責、維護公平正義奠定了堅實基礎。2002年,黃永和同志接到關于三名管教民警為在押人員通風報信的舉報線索,他頂住壓力調查取證,終于查實三名管教民警的確存在嚴重違反《看守所條例》的違法行為后,及時向其所屬單位發出檢察建議書,三人受到行政處分。該線索的辦理在看守所民警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動,收到了良好的警示效果,有力地促進了看守所的規范管理。2006年7月某日,當黃永和了解到在西安鐵路看守所發生了一起留所服刑犯涉嫌偷盜手機的案件線索后,面對公安機關想大事化小的態度,他旗幟鮮明地要求公安機關依法立案偵查。在該案的偵查過程中,他親自冒著烈日奔赴白水縣核實證據,并最終以確實充分的證據,使百般狡辯的犯罪嫌疑人不得不認罪伏法,受到應有的懲處。在他任分院監所處處長期間,他將對監管活動的監督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不斷采取措施,加大力度,使糾正違法數量、質量逐年穩步上升,其中2009年全年糾正違法、提出檢察建議40人次,其中書面提出25件次,同比上升了300%。2010年上半年書面糾正看守所各類違法和檢察建議12件次,名列鐵檢系統前茅,且糾正意見均被公安機關采納和改正,取得了較好的法律監督效果。
規范管理的探索者
在工作管理中,他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的管理理念,通過制度來定崗、定責、定標準、定任務,通過嚴抓、嚴管、嚴考核來進一步促進管理規范化建設。他任分院監所處長期間,先后組織制定了《駐所檢察工作規范》、《刑滿釋放人員、變更強制措施取保候審人員談話制度》、《在押人員約見駐所檢察人員制度》、《羈押期限提示通報制度》等20多項制度,制度的健全完善,使兩級院監所工作步入規范有序的良性發展軌道。創建規范化駐所檢察室是近幾年西安鐵檢機關監所檢察工作的重頭戲,分院監所處承擔著具體指導的重任。在每一次創建工作中,他都親自制定《創建活動實施意見和推進計劃》,分階段列出目標任務和具體工作項目,并定期親自實地驗收、總結評估,盡可能地幫助基層院解決實際困難。在他的帶領下,2007年駐西安鐵路公安看守所檢察室被最高人民檢察院命名為“二級規范化駐所檢察室”。2009年駐安康鐵路公安看守所檢察室被最高人民檢察院命名為“二級規范化駐所檢察室”。特別是2008年向省院申報的材料受到了省院監所處領導的好評,并確定為申報“樣板材料”,向全省申報單位推薦。
2007年,根據分院黨組提出的延伸鐵檢監所檢察工作觸角、填補監督空白的目標要求,黃永和同志開始籌劃實現24小時駐所檢察的目標。雖然當時分院成立不久,存在很多困難,但他帶領監所干警們發揚“自我加壓,勇創一流”的精神,積極主動到兄弟檢察院學習取經,數次與相關單位面對面地交換意見,不斷地在內部開展調研論證改進措施,終于使西安鐵檢院于當年年內率先在陜西省檢察系統成功實現了24小時駐所檢察,次年,安康鐵檢院也實現了24小時駐所檢察。這一創舉得到了省院監所處的充分肯定,并被評為西安鐵檢機關十大亮點工作之一。
由于種種原因,長期以來,兩院駐所檢察的“雙聯”問題一直得不到徹底有效的解決,經常處于時聯時斷狀態。為此,他無數次與西安鐵路公安局、西安、安康鐵路公安處有關領導聯系溝通,要求支持配合,予以解決,并整理出一套最高檢、公安部有關聯網的所有文件以及各級領導的有關講話復印件,親自送達有關部門及主管領導,同時向高檢院鐵檢廳請示匯報,請求支持。在他鍥而不舍在的努力下,“雙聯”終于得以實現,進一步促進了看守所執法規范化,有力地增強了駐所檢察的力度和效果。
由于管理規范,責任落實,十多年來年,兩個看守所一直保持無脫逃、無自殺,無責任事故的發生,無超期羈押,無不按時交付執行,確保了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
清正廉潔的好榜樣
黃永和同志經常說,監所檢察工作是法律監督的最后一個門檻,這個工作不到位,那么之前的偵查、起訴等訴訟工作成果都將付之東流,所以作為駐所檢察人員,應該時時刻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事事、時時都要做到廉潔自律,光明磊落,才能做到監督有力、有威。初到監所崗位,還時常有人托關系找黃永和,企圖破格辦假釋、保外就醫,并許以重謝,但都被他婉言謝絕了。2000年7月的一天,他過去的一個老朋友,在回家的路上等了他三、四個小時,提出要送他重禮,請他幫忙替不符合條件的親戚辦一下保外就醫,他斷然予以拒絕。老朋友事后說:“沒見過這樣不近人情的人”。多年來,他堅持做到送禮不要、請客不到、不該伸的手堅決不伸、不該要的錢堅決不要,在一些人眼里,他是六親不認、不懂人情世故、油鹽不進的人物,但在同事眼里,他卻是拒腐蝕、永不沾、清正廉潔的好榜樣。在他的言傳身教和感召之下,他所帶領的監所檢察隊伍,從未出現過絲毫違法亂紀和不良反應。
文明執法的好楷模
黃永和同志在履行檢察職責過程中一貫堅持以人為本,文明執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每次到駐所檢察室檢查工作,都要親自同犯罪嫌疑人進行交流,談話時從不擺架子,真誠地鼓勵引導他們牢記教訓,多學技能,并經常將自己的舊衣舊褲捐獻給在押人員,竭盡所能地對其進行感化、教育。2003年“非典”進期,他在協助看守所采取加強檢查、加強隔離過渡、加強消毒等預防措施的基礎上,提出了民警不戴口罩,“面”對“面”與在押人員打交道的建議,事實證明,這一措施有效地緩解了在押人員的恐慌心理,使看守所內秩序井然地度過了這一特殊時期。2006年,一名因販毒被判處死刑的罪犯提出想在執行前再見同樣因販毒被羈押在另一城市的丈夫一面,黃永得得知這一情況后,認為這是一個展開親情教育、體現人性化管理的好機會,于是建議兩地看守所給兩人安排一次見面。看守所立即采納了這一建議,在采取嚴格的安全措施、由監所干警全程監督的前提下,夫妻兩人在看守所見了最后一面,這一人性化的做法曾被許多媒體加以報道。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他第一時間帶領監所檢察人員趕赴西安看守所指導防震工作,深入各監區仔細查看了監室房屋情況,親自向所有監室的在押人員講解有關防震知識和地震常識,平穩在押人員的緊張心情。同時,針對四川籍重災區11名在押人員提出的 “希望聯系家人”的迫切要求,他當即安排工作人員與這些人的家人通話,了解情況,互報平安。這些人性化的措施有效地穩定了在押人員情緒,維護了看守所的穩定,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感化作用。兩個看守所的在押人員主動提出并向災區捐出1020余元,以表達其對地震災區人民的愛心。也在這一年,他針對一些在押人員反映吃不飽的情況,邀請司法會計組成專門檢察組,對看守所在押人員伙食費支出情況進行全面審查,并專門以檢察建議形式要求公安機關整改,此舉使在押人員伙食得到明顯改善,有力地維護了在押人員的合法權益。2010年,為落實高檢院的要求,進步防止發生被監管人死亡情況,他多次實地到西安、安康看守所檢查指導,并組織對所內患病在押人員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摸底,積極促成由專業醫生對患病在押人員身體進行了一次診斷檢查,對經確診需出所治療4名在押人員,他又親自督促看守所及時安排出所治療,確保了在押人員的身體健康。
奉獻精神的踐行者
在黃永和同志平凡的一生里,處處體現著奉獻精神。妻子經常說,每到家里需要黃永和的時候,他總是在工作。逢年過節,萬家團圓的時候,他都要到看守所檢查、值班。當上處長后,本來他已無需親自駐所,但他總會主動替基層干警在看守所值班。2003年“非典”時期,他幾個月吃住在辦公室、看守所里,終于打贏了看守所里抗擊非典這一仗時,他整整瘦了5斤。在2007年開展的監外執行罪犯脫管漏管專項活動中,他包攬了最偏遠最艱苦地區的核查和走訪任務,一人完成了一半多的走訪任務。2010年,他又親自駕車3000多公里,帶頭走訪外省緩刑犯,腳步遍布寧夏、甘肅、四川、陜北等地。他從來沒有高調的言論,但他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風、勤勉踏實的工作態度時時刻刻在感染著身邊同事,成為凝結人心、提供動力、推動工作的致勝法寶。在他去逝后,妻子撲在他的遺體上哭訴道:“你答應過我,等你有時間了,要帶我出去旅游,你還沒有兌現,怎么就走了?”簡短的話語,道盡了他曾做出的奉獻,道盡了他無法彌補的遺憾,使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
和諧生活的追求者
或許是因為名字中有一個“和”字,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里,他都以和諧為追求目標。在單位,他總是能與同事們和諧相處,使本部門同志團結友愛,一團和氣。他在政工科負責期間,與部門干警處成了終身的朋友,在監所科任科長期間,他帶著科里的三名老同志,團結愉快地將不起眼的監所工作干得有聲有色,連續兩年在年終評比中,從六個基層院中脫穎而出,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任分院監所處處長期間,無論是與上級還是下屬,他都能真誠相待,困難來了自己沖在前,榮譽來了,首先想到的是下屬。由于他誠懇待人、與人為善,處事公正、以身作則,無論多難帶的“兵”,到了他這里都成了響當當的“好兵”,從來沒有出現過部門干警鬧別扭、撂挑子的事情。在家里,他也是和諧推手。對老人,他悉心奉養,恪盡孝道,對農村的親友,他從不吝嗇,盡可能地接濟幫助。在家里,他總會盡可能地承擔接送孩子、打掃衛生、做飯等家務,長期以來,他練就了一手好廚藝,而同事朋友都知道,做家務對他來說不是負擔,而是享受。他興趣廣泛,是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而由于受工作限制,他不能無拘無束地享受生活,但他已經竭盡全力使身邊的人感到和諧愉快。
“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作,不馳于空想,不鶩于虛事,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工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做事,則功業可成!
這是李大釗的一句話,也是黃永和同志最喜歡的一句話,他也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這句話。(文/記者 劉曉瑩)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