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件大要案,100%的偵查終結率、移送起訴率、有罪判決率,已判決案件零上訴……一個個案件的背后,彰顯出可貴的忠誠; “二等功、三等功、人民滿意政法干警、政法機關辦案標兵……”一枚枚閃光的勛章,折射出驕人的榮譽。他,就是濟南市歷下區檢察院反貪局偵查科長張少銳,因為辦理案件好比“玩命”,所以人送外號“張三郎”。陽春3月,記者抱著對“張三郎”的一番好奇走進該院一探究竟。
該院反貪局局長劉寶告訴記者,1995年秋天,張少銳畢業分配到檢察院,成為反貪戰線上一名普通干警,那時的他完全沒有褪去學生的稚氣,對檢察工作充滿了好奇心和新鮮感,根本不知道這項工作將會給他來的艱辛和困惑。屈指細數,16個年頭的檢察工作經歷,讓他成功完成了由一名大學生到一名優秀檢察官的轉變,正是這些年的歷練,造就了他辦理案件一絲不茍、鐵面無私、,彰顯出他對檢察事業的一片忠誠。
2009年,張少銳在出差返回的途中,無意中聽到身邊父子倆關于參加山東省藝術考試未能如愿錄取,并將事情經過在網上曝光的一番對話。想到近年來關于藝考類“黑幕”、“潛規則”的報道、爆料,張少銳加入了這對父子的談話,并決定啃掉這塊“硬骨頭“。回家后,他連夜搜索、收集相關信息,初步鎖定了相關人員,并于第二天將初查報告擺在院領導的案頭上。未曾想,外圍初查遍及8省市之廣,多數已錄取的考生家長因擔心孩子前途受影響而拒絕作證,調查取證工作幾度停滯,異常艱辛。但是,靠著他那種“拼命三郎”勁頭,一個涉及省教育廳招生考試院、省某大學藝術學院8人受賄案浮出水面,犯罪嫌疑人全部被立案偵查。
記者在該院進一步了解到,凡是上級部門抽調干警協助辦案,院領導總是第一個推薦張少銳,通過辦理各種大要案進行實戰練兵,進一步積累辦案經驗。同時,該院還擇機選派張少銳外出學習“鍍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全面提升業務水平和業務技能。一分汗水耕耘換來一分收獲喜悅,張少銳所帶領的科室連續四年在全院業務考核中名列第一。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