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辦案故事成了電視劇經典橋段
——記全國模范檢察官,河北省保定市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彭少勇

彭少勇在查閱案卷
從檢近40年,他經手了2800余件案件,其中指導辦理的監督糾正“王玉雷故意殺人案”被寫入2018年最高檢工作報告,并入選《2014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他辦理的“淶源反殺案”,成為激活沉睡“正當防衛”條款的又一實務案例;他十年如一日追逃追贓“2005年全國二號大案”,最終為國家和社會挽回經濟損失3億元……
“要在細微之處見到法治的力量,在法治之處見到我們的力量。”他如是說,如是做,通過敢于擔當、敢于監督,讓人們看到了一名模范檢察官的力量。他就是河北省保定市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彭少勇。
職務在變,無愧于心的堅守不變
1979年檢察機關恢復重建,18歲的彭少勇來到河北省徐水縣(現保定市徐水區)檢察院工作。在這里,耳濡目染讓他對檢察工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愛上了檢察官這個職業。1983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政法大學,成為當時保定市政法系統最早接受系統高等法學專業教育的從業者。畢業后,彭少勇本來有機會到最高檢工作,但他反復思考,認為自己還是最適合基層的辦案崗位。
在一線辦案子,蹬輛自行車,整天往村里跑,有時忘了帶干糧,一餓就是一整天;晚上找不到住的地方,就直奔鄉衛生院,在病房外對付一宿……這些艱苦的辦案時光,彭少勇都經歷過。也正是這些經歷,讓彭少勇打下了堅實的實踐基礎,練就了過硬的辦案能力。
1996年,彭少勇被任命為易縣檢察院檢察長。當問及年輕的他走上領導崗位是否有壓力時,他卻說:“沒什么壓力,職務變了,只是責任更大,工作沒變,一樣是辦案。”2003年,彭少勇調任保定市檢察院。此后,他在這里擔任過很多重要職務,無論是當年的反貪局副局長,還是今天的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彭少勇都沒有失去最初的方向。
彭少勇也曾碰到很多人說情、送禮,更有甚者還對他進行人身威脅,然而他始終淡定面對。他說,別人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控制的,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自己,只要按照法律和事實去辦案,就無愧于心。
用理念作指導,用證據作依據
2014年2月18日晚,順平縣村民王玉雷撥打110稱,發現一男子躺在地上,懷疑其已死亡。公安機關偵查后,認為報案人王玉雷具有重大殺人嫌疑,遂對其刑事拘留并提請順平縣檢察院批準逮捕。順平縣檢察院提訊王玉雷后,認為該案屬重大疑難案件,提請保定市檢察院給予指導。
當時正值彭少勇主管偵查監督工作,案件送到他手里時,離批捕期限只剩兩天。捕還是不捕?如果錯誤批捕王玉雷,真兇將逍遙法外,有可能造成另一個“呼格吉勒圖案”;如果不批捕,則可能成為一個懸案,如果被害人家屬上訪、嫌疑人出逃再次作案,責任誰來擔?
彭少勇思索之后,直面困難。經反復研究案情、排查證據,他提出“三個不足信”,即王玉雷有作案時間不足信,被害人尸檢報告沒有確定死亡時間,憑個別證言推斷王玉雷有作案時間有問題;王玉雷有罪供述不足信,9次筆錄中前5次均為無罪供述,后4次承認有罪,但4次有罪供述中,對作案工具的種類、去向及作案時所穿衣物的供述無一次相同,也均未查實;認定王玉雷有罪不足信,證實有罪的證據只有王玉雷的供述。
最終,彭少勇果斷指導順平縣檢察院作出不批捕決定,并迅速啟動引導偵查機制,列出9條補充偵查意見,并提出兩點要求:“窮盡一切手段,對遺留在現場的物證進行鑒定,獲取有價值的客觀性證據;適當擴大排查范圍,追查是否有其他真兇。”后來,這兩點要求對案件偵破起到了巨大作用。116天后,該案真兇落網。
而這起案件作為檢察機關在批捕環節防止冤假錯案,并引導偵查緝獲真兇的典型案例,被寫入2018年最高檢工作報告。
“當案件證據不足時,就要合理地使用無罪推定原則,不管案情多復雜,檢察官都應該頂住壓力,按照案結、事了、人和的理念去辦案。”彭少勇說。
2018年7月,王某在追求女青年曉曉(化名)多次遭拒的情況下,攜帶水果刀、甩棍等工具翻墻進入曉曉家的院子。當時,曉曉的父親為阻止王某行兇,一邊讓女兒報警,一邊與王某在院內打斗。曉曉母親見丈夫手臂被王某用水果刀劃傷,也加入打斗。隨后,王某用甩棍擊打了曉曉母親的頭部、手部,且用右臂勒住了曉曉的脖子。曉曉父母為保護女兒追打王某,王某倒地后兩次欲起身,曉曉父母擔心其起身繼續實施侵害,就連續用菜刀、木棍擊打王某,直至其不再動彈。案發后,公安機關以曉曉父母涉嫌故意殺人罪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彭少勇多次安排相關人員研究案情,并審查案卷,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隨后,他提出了“三個具有”的決定性意見:王某的行為具有行兇特點,嚴重危及他人人身安全;曉曉一家的反擊行為具有防衛正當性特點,不應認定為防衛過當;曉曉父母繼續用木棍等擊打王某,與之前的防衛行為具有緊密連續性特點,系一體化防衛行為。隨后,他將審查意見逐級上報河北省檢察院、最高檢,得到上級單位支持。2019年3月,淶源縣檢察院對曉曉父母作出不起訴決定,社會各界給予廣泛認可,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
“如果不是更新理念,我可能也會認為‘淶源反殺案’屬于防衛過當。”彭少勇坦言。而他之所以一開始就堅持認為應認定為正當防衛,是因為他在此之前就系統學習了最高檢新時代檢察工作的新理念新部署以及相關指導性案例,這對他認定該案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案件認定并不是終點,為真正做到案結、事了、人和,彭少勇后來一邊帶隊前往淶源,告知曉曉一家,依照法律規定他們可以申請賠償;一邊又派人到王某的老家進行釋法說理。最終,曉曉一家得到了17萬元的賠償款,王某的父親也理解了案件認定,當即表態不上訴、不上訪、不炒作。
他走到哪里,創新就帶到哪里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開頭有一段“小官巨貪”的劇情,辦案人員清點受賄金時燒壞了數臺點鈔機。這段劇情背后的故事正是彭少勇辦理的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長魏鵬遠受賄案。
當時,偵查取證工作涉及山西、內蒙古、陜西等27個省、市、自治區,走訪行政、事業、企業、金融機構等相關單位1000余家,調取書證6000余份,形成案卷材料800冊,總計10萬余頁。案件進入公訴階段后,保定市檢察院黨組派彭少勇帶領公訴團隊進行出庭準備工作。
為做好公訴工作,彭少勇在請示最高檢、河北省檢察院并與法院溝通的基礎上,對出庭工作進行了大膽創新。第一,簡易宣讀起訴書,將長達3萬多字52頁的起訴書壓縮成5頁,進行簡易宣讀;第二,打包簡化示證,對被告人魏鵬遠主動坦白的犯罪事實,分為16組共計160起,進行打包示證;第三,爭議焦點詳細示證,對影響重大、案情復雜的8起事實,分別詳細示證。通過創新庭審模式,彭少勇帶領的公訴團隊指控魏鵬遠犯罪240起1116次受賄事實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事實,一天內就完成了庭審出庭工作,有效提升了庭審質效。
彭少勇的擔當、創新精神不僅體現在辦案中,日常工作中也少不了他的好點子。同事們都說“彭檢走到哪里,創新就帶到哪里”。
2013年,修改后刑訴法施行,監所檢察部門新增執行死刑臨場監督職責,時任保定市冀中地區檢察院檢察長的彭少勇一直思考,如何履行好這項監督職能。他帶領干警起草了《關于執行死刑臨場監督工作辦法》,明確要求死刑執行前,監所檢察部門應當向公訴部門了解案情,通知被執行死刑犯羈押地駐獄、駐所檢察室臨場監督,解決了監所干警在沒有參與辦案、沒有出庭支持公訴的情況下負責驗明正身的問題,從制度上避免了執行錯誤。
2016年8月,保定市檢察院偵監部門作為該市檢察機關司法責任制改革試點單位,啟動改革探索。在彭少勇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經過4個月探索、6個月運行,保定市檢察院系統打造了“司法責任制雙責運行模式”,通過員額檢察官“一崗雙責”方式,有效肩負起辦案業務、綜合業務兩項工作。這一方法有效填補了當時全國司法改革中綜合業務工作的空白。
回顧自己的檢察生涯,有過萬里追贓的辛酸,有過查辦案件的喜悅,有過伸張正義的擔當,也有過榮譽加身的高光時刻。但彭少勇心心念念的還是他的辦案本職工作,“不敢說完美,但我自認為對得起檢察官這個稱號,為檢察事業也好,為老百姓也好,也算做了一些事,我很欣慰。”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