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網訊(記者劉怡廷 通訊員余樂 楊婧)近日,湖北省黃石市鐵山區檢察院辦理了5件當地太子鎮扶貧資金領域行政公益訴訟案,經訴前程序,有效防范100余萬元扶貧資金流失風險,維護了貧困群眾的切身利益。
今年5月中旬,鐵山區檢察院在開展服務保障鄉村振興戰略公益訴訟專項監督中,太子鎮黨委向該院反映其轄區內存在多家企業、合作社使用扶貧資金,經多次催繳無法收回分紅及本金的情況,并向該院尋求幫助。
鐵山區檢察院迅速組織專班,根據線索分析研判,對上述扶貧項目、合作協議、資金投入主體、資金來源及使用情況等進行調查,實地查看5家合作社企業運營狀態,針對反映的扶貧資金監管疏漏問題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檢察建議,要求加強扶貧資金監管,及時追回應繳、應返的扶貧資金分紅及本金。同時指出各村委會與合作社簽訂的扶貧資金使用合同中暴露出的法律問題、資金使用管理問題,要求完善扶貧資金使用合同內容,防范資金流失風險。該院還及時總結,有針對性地提出預警方案和對策建議,撰寫的產業扶貧資金存在監管疏漏問題的情況反映得到上級高度重視,成為黨委、政府的重要決策參考依據。
據了解,黃石市雄世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稻田養蝦項目是太子鎮舒垅村的扶貧項目,該合作社拿到村委會投入的10萬元扶貧資金后,與貧困戶簽訂幫扶合同,但未實際帶動就業。該院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后,對該合作社負責人釋法說理,使其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次日即主動上交欠繳的分紅5000元,并表示希望與村委會續簽合同,將嚴格遵守國家扶貧政策,依法依規經營。
扶貧需要產業支撐,該合作社經營產業仍有生產盈利的可能,繼續經營更符合扶貧工作實際。為此,該院邀請人民監督員、鎮政府扶貧辦、村委會及合作社負責人共同“會診”,仔細研判該合作社運營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研究資金盤活方向,盡快產生效益,讓貧困群眾切實得實惠。目前該合作社加大投資額,提前上交本年度分紅1萬元,與村委會續簽一年協議繼續經營扶貧項目,并為6名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
太子鎮樟鋪村的2家合作社,共計使用扶貧資金55萬元,欠繳的資金收益合計3.3萬元。經村委會催繳后,合作社負責人表示無償還能力,合作社的擔保人法律意識淡薄、推諉責任;筠嶺村、官路村2家合作社企業共計使用35萬元產業扶貧資金,已停止運營。對于此類合作社企業,扶貧資金流失風險極大,盤活資金的可能性小,該院創新工作方式,向太子鎮政府發出督促起訴意見書,要求適格主體通過訴訟途徑足額追回扶貧資金。目前,一家企業在督促起訴過程中主動上交了欠繳的分紅1.3萬元;村委會提起民事訴訟1件,該院已向法院提交支持起訴書。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